
5月29日,新华社甘肃分社分党组书记、社长任卫东一行调研张家川县生态文化保护工作。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建杰,张家川县领导张思佳、苏红娟参加调研。

调研组先后来到县博物馆、恭门镇河峪村、秦家塬,听取并了解张家川历史文化、关陇古道遗迹和自然生态保护情况。调研中,任卫东对张家川县在先秦文化和西戎文化保护整理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和文化并重,在协同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挖掘整理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历史文化遗迹,如丝绸之路关陇古道、东汉河峪摩崖石刻等在学界和业界有一定影响力,使得张家川历史人文脉络愈加久远清晰,极大提升了对外影响力和关注度。他表示,新华社甘肃分社将认真梳理总结调研成果,围绕张家川历史文化、关陇古道遗存和自然生态保护成效,精心筹划选题报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宣传张家川、推介张家川。

(《河峪颂》拓片及关陇古道位置示意图)
张家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关山西麓,“古丝绸之路”南大道横贯县境。张家川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夏、商时为西戎活动地,是秦人的发祥地之一,有距今3000-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遗址和三国街亭古战场等多处文化遗存,马家塬战国墓葬群遗址被评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东汉河峪摩崖石刻是研究秦汉史、古代交通史的重要资料,“张家川花儿”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81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5处。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云凤山风景区清幽秀美、雄壮险峻,秦家塬风景区被誉为“秦皇牧场”,平安草原风景区景致独特,历史古迹遗存和神奇秀美的关山风光、天然草场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张家川文化旅游景观。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