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学习教育中,张家川镇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重点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主动作为,强化举措,发扬“三牛”精神,积极推进“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奋力建设青山绿水、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家园。
新民居错落有致,巷道平整干净,房前屋后花草芬芳,文化广场充满欢声笑语,昔日的旧村庄焕发了新活力。近日,记者走进张家川镇杨上村时,感受到了搬迁新居为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原来住在山上,地理条件差,山体滑坡,现在赶上党的好政策,搬到了新农村,地理位置好了,路也好,很方便,现在过的生活过去想也不敢想。”在杨上村群众沙素福家中,搬进新居的他对着镜头感慨的说道。
从全面小康到乡村振兴,从“吃饱穿暖”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张家川镇正快马加鞭,走在项目建设的快车道上。

在张家川镇堡山村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点项目建设工地,挖机、铲车等施工车辆正在开足马力,抢抓工期进度,忙着平整土地。
据张家川镇副镇长杨金平介绍,受去年暴雨影响,张家川镇堡山、杨上、纳沟等村不同程度发生了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威胁到了群众的住房和财产安全。灾情发生后,张家川镇党委、镇政府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进行了疏散和临时转移安置,同时及早谋划,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点建设工作。为受灾群众尽早搬新居、开启新生活打好坚实基础。

“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安排部署,堡山村开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前,堡山村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点已开展了三通一平,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施工现场,堡山村副主任李世明说。

一茬接着一茬干,“十三五”期间,张家川镇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27户2078人,搬迁安置贫困户289户1340人、同步搬迁138户796人,涉及18个行政村,其中,集中搬迁安置了下仁、沟口、堡山、杨川、峡口、杨上6个村,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十四五”期间,张家川镇计划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安置71户394人。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办好为民实事,张家川镇坚持把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力保地质灾害点群众及时搬入新居,彻底远离地质灾害威胁。同时,从产业发展、就业需要、后续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