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为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宣传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记录展现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更好推进乡村振兴,从即日起,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所属网站、“印象张家川”等媒体平台将开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专栏,并派出全媒体采访小组,深入张家川县各乡镇、基层一线,聚焦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等当前重点工作,采写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旨在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之中,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张家川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全媒采访走进马关镇见闻(四)
马关镇:打造特色种植产业 开启增收致富大门

4月13日,在张家川县马关镇庙湾村龙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花椒产业基地里,记者看到成片的花椒树抽出了嫩绿的新叶,露出了一簇簇的花骨朵,工人们忙着在地里修枝、除草……一时间机器声和人声让花椒园顿时热闹起来了。

这个占地1123余亩的花椒种植基地,于2017年注册成立,该合作社主要集花椒种植、加工销售、育苗及技术指导于一体,是马关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利器” 。

庙湾村三组脱贫户王全福在合作社务工。他说:“两年多来,不仅实现了脱贫,还有钱挣,日子越来越好,心情也好多了!”
自成立以来,合作社连续多年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形式高标准建成了花椒种植生产基地,主要栽植武都一号无刺花椒、大红袍、五月梅花椒等优良品种,2019年成功注册“马关阿阳红”花椒品牌商标,同时建成花椒烘干、筛选和包装车间300平米,引进花椒烘干和花椒筛选机械,并完成销售包装设计,产品销往天津、四川等地,产品质量高,市场信誉好,深受消费者好评。

合作社紧紧围绕“科技兴农、产业致富、生态文明”助力产业振兴,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张家川县发展花椒种植产业,不断把花椒产业做大做强。县龙投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耀珠告诉记者:“今年有365亩进入盛果期,有60%淑树进入初结果期,预计盛果期年产收益达160万元,有效带动414户农户致富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马关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立足资源优势,紧盯产业,大力支持发展以花椒和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产业。目前,花椒和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已成为马关镇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八杜村属于高山区,气候寒冷,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业只能糊口,根本就不挣钱,靠田吃饭日子已经成为过去。

55岁的王田贵是马关镇八杜村的中药材种植大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当地种植柴胡适宜,不费工,成本底,效益高,可以和胡麻,小麦,菜籽一起播种。于是他便产生了要把柴胡种到村里的想法。

最初的王田贵三年内种过80亩党参,还种过80多亩黄芩、黄芪。一年内还种过50多亩独活。有过以前种植基础他发现并留意了柴胡种植。王田贵说,“柴胡种植投资小、收益稳定,附近的药厂会亲自上门订购柴胡,不愁销路。刚开始先尝试着种了十几亩,每亩效益达7000元。2018年以后扩大种植规模,达到212亩,特别是去年种植的30几亩柴胡,产值就达到了10万元。

近年来,马关镇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在庙湾、上豆、八杜村建成成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特色化的种植产业,为全镇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