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导到田间 农民成“甩手掌柜”
张家川县青贮玉米收割队服务农民“零距离”

仲秋时节,张家川大地5.46万亩玉米喜获丰收。漫山遍野的青贮饲料玉米在一支支服务队伍的收割、粉碎、打包青贮下,变成了可口的牛羊饲料……
这一支支对于饲料玉米种植户有求必应的收割队伍,就是张家川县专业的青贮收割服务队。连日来,他们投入玉米收割机18台,各类铡草机283台,裹包机、铲车、运输车等机械设备近200台(辆),昼夜奋战在全县“粮改饲”玉米收割青贮打包一线。
“可以说,没有青贮收割服务队的贴心服务,160亩青贮饲料玉米就不能如期完成收割。”马关镇马堡村种养殖大户买万章在青贮饲料玉米收割期,面临收割难题十分忧心,在上磨村养殖专业合作社收割服务队的贴心服务和帮助下,很快收割、粉碎、打包,坚定了明年扩大饲料玉米种植面积的信心。

面对青贮玉米收割季节性强、适宜收贮时间短、秋季雨量多等影响收贮进度的难题,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黎文斌告诉记者,他们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协调相结合,组建牧谷草业有限公司、张家川镇上磨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大阳镇云景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马鹿镇龙口村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大滩村益发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个专业青贮收割服务队,坚持定点加工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机械及人员技术优势,抢抓青贮黄金时节,入村入户入场抓饲料玉米收、贮、用等各环节技术指导、服务,缩短了青贮时间,保证了青贮质量,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为我县粮改饲项目的推进,全株青贮的加工、利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全面提升了服务水平,解决了青贮难的问题。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为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大阳镇云景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杨庆喜说,“每年青贮收割季节,是种植大户最辛苦、最忙碌的时期,通过县上统一组织的收割服务队支援助收、技术指导,实实在在为民做事,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在马鹿镇龙口村记者看到,田野里一台台小型玉米收割机、粉碎机、打包机一体化作业,一包包全株青贮包裹袋,散落在田间路旁……

正在往三轮车上装饲料玉米包裹的龙口村村民何天祥见到记者停下手中的活,指着包裹高兴地说:“多亏了龙口村新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专业青贮收割服务队,15亩饲料玉米顺利收割,我家养的6头牛不仅饲料有了保障,一株也没有浪费,棒子是粮食,秸秆也是‘粮食’,全部变成牛羊的饲料,我的玉米已打成1600多包。”
何天祥是建档立卡户,自从实施“粮改饲”养起了牛,他尝到了种玉米能脱贫的甜头。
据悉,目前全县共推广种植饲料玉米5.46万亩,可实现全株玉米青贮25万吨以上;种植籽食玉米7.67万亩,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5万亩,黄贮籽实玉米秸秆15万吨以上。张家川县在5个专业青贮收割服务队伍的多项技术指导、服务下,抢抓青贮最佳时节,缩短了青贮时间,保证了青贮质量,有力保障了张家川县农业实现种养双促双赢,让农业走上绿色发展的路子。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