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至11日,张家川县委书记陈晰在刘堡、张棉、马关、梁山、恭门等乡镇村组,调研督导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三类户”精准帮扶和收入达标、产业和就业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发放、残疾人证办理、兜底保障政策落实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治理、“河长制”落实、汛期值班值守等工作。县委办、县信用联社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在刘堡镇董家、马关镇西台、龙山镇韩川、恭门镇梁湾等村,陈晰察看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进度,仔细对照各村挂牌作战表,逐户逐人了解产业发展、家庭增收和就业帮扶等情况,并就抓紧抓好致贫返贫风险消除、困难群众务工就业增收、产业精准帮扶指导等提出要求。陈晰强调,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下沉力量全力冲刺问题整改工作”部署要求,坚决扛起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结合推进“3+1”“5+1”“四核四防十紧盯”行动,集中力量、下沉一线、走动管理,抓紧抓实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坚持把问题整改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突出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凝心聚力挂牌作战,较真碰硬真抓实改,统筹处理共性和个性问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稳定达标、产业和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到户到人、重度残疾人保障兜底以及扶贫数据资料完善、信访问题投诉办理、精准帮扶工作开展等方面,及时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巩固提升,确保按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和工作任务,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力支撑,以实实在在的脱贫成效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近期,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贫困群众收入问题,结合群众发展产业急需扶贫小额信贷资金需求,张家川县认真贯彻省、市安排部署,严格落实“应贷尽贷”政策要求,在全面摸底核实贫困户贷款需求和还贷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与县信用联社沟通协作,加紧进度做好今年扶贫小额信贷新增贷款发放工作。从6月1日开始,县财政局抽调15名工作人员与县信用联社业务员组成工作组,深入15个乡镇和信用社代办点协助开展贷款审核发放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069户5345万元,剩余17户正在审核办理当中。

在马关、恭门两乡镇信用社代办点,陈晰询问小额信贷发放进度,与业务人员和贷款群众交谈,了解贷款流程和资金用途等情况。他要求,各乡镇、相关单位和县信用社要密切协作配合,严格按照政策要求,精准合规发放贷款,加强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在积极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加快贷款审核发放进度,落实好财政贴息政策,加强全程监督、跟踪指导和定期回访,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引导贷款群众按需申请贷款、规范使用贷款、按期归还贷款,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有效助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脱贫。

据统计,目前全县有残疾人9772人。为精准落实好残疾人各项保障政策,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近期县残联会同各乡镇在扎实细致做好残疾人入户核查、重新认定等工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第三代残疾证换发和新认定残疾人补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县新办残疾证2019人,新增智力残疾145人,已补证140人,剩余5人正在做进一步医学鉴定核实。在恭门镇古土村,陈晰走访部分残疾人家庭,察看生产生活和政策落实情况。他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对照“兜底保障一批”要求,认真落实兜底保障扶贫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兜底保障对象筛查力度,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要把脱贫重点村、“三类户”中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尤其关注因灾因病等生活困难群众、重度残疾人和“三留守”人员,对影响脱贫和可能存在返贫风险以及因子女就学、疾病治疗、新冠疫情等造成家庭支出骤增、收入骤减的困难群众、低保对象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对因意外事故、身患重特大疾病和其他灾害等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实施大额临时救助;对重度残疾人,在兑现“两项补贴”的同时,根据政策要求和实际情况,及时纳入低保兜底,落实单户施保政策;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和孤儿等,给予更多关心关爱,常走访、多交心,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尽心竭力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不出问题。
在梁山镇吕湾村,陈晰走进田间地头,察看花椒长势和树种管护情况;在张棉乡喜湾村,针对该村一处塌方道路问题,现场办公研究,督促乡村两级和交通部门尽快拿出具体修复方案和措施办法。三天来,陈晰一行沿孔韩路、马岔路,沿途察看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全域无垃圾治理、公路两侧行道树管护、面山绿化补植补造等工作,同时沿清水河上游发源地东峡段以及恭门镇樊河毛磨至天河村段,沿河巡察“河长制”落实、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整治、水安全保护等情况。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