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张家川县委书记陈晰利用两天时间深入刘堡、龙山、大阳等乡镇村组,调研督导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提升、产业和就业扶贫、“三类户”精准帮扶和收入达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无垃圾治理、拆危治乱和拆旧复垦、“河长制”落实等工作。县委办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当前,全县各村正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以及“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5+1”专项提升行动和“四核四防十紧盯”行动中。在芦科村、王家村、郑家村、北河村、芦塬村、双庙村,陈晰随机抽查脱贫攻坚问题整改资料台账,认真对照挂牌作战表,逐户逐人分析研究巩固提升的对策和举措。陈晰要求,镇村两级和驻村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提高脱贫质量的重要抓手,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以及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统筹起来,一体研究、一体整改,以点带面、标本兼治,确保以严细实的作风和较真碰硬的态度,扎实推动各类问题整改见底清零见效。要聚焦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基础上,突出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紧盯“三类户”收入稳定达标,扎实开展“回头看”,蹲点驻村、逐户逐人核查摸底,对标对表、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动态调整“一户一策”帮扶计划,用情用心指导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富民产业。要坚持盯细节、抓过程、保结果,严格落实挂牌作战机制,扎实做好到户到人的工作,用足用好各项支持政策,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办法,深入重点户和帮扶对象家中,察实情、听民意、解民忧,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就医、子女上学、产业发展、就业稳定、收入增加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统筹处理好当前脱贫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发展脱贫产业与振兴乡村经济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做深做细做实草食畜牧业、餐饮劳务输出业和特色林果种植业,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帮扶力量政策、信息、技术、管理、人才、资源优势,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产业帮扶力度,全力扶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加大就业扶持和劳务输转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或就近就业。

近两年,龙山镇结合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山区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闲置旧房和空心院落拆除复垦提上了重要日程。自去年以来,马黑曼村整村搬迁至川区,镇村两级广泛动员群众拆除旧房、清理院落、复垦复绿,目前共拆除172户,剩余25户正在拆除复垦施工。陈晰来到旧村拆除清理现场,实地察看旧房院落拆除复垦进度。他强调,要从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乡村环境、打造美丽乡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闲置危旧房拆除、院落复垦复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耐心细致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争取群众支持和参与,全力加快闲置危旧房、塌房烂院和残垣断壁拆除清理进度,确保应拆尽拆、全面复垦复绿,有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生态振兴。要严格落实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政策,教育引导改造搬迁户转变观念,积极投身旧房拆除、复垦利用、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把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产业培育、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乡村产业全面兴旺、农村环境更加靓丽、乡风文明富有灵魂,切实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按照“互促共生”要求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统筹空间布局、要素配置、收益分配三大结构研究解决好城乡产业发展问题,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层面研究解决好城乡面貌改善问题,统筹财政投入、争取支持、社会参与三大渠道研究解决好城乡建设资金问题,蹄急步稳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调研期间,陈晰沿清水河流域龙山镇郑家—北河村段,履行县级总河长巡河职责,实地督导镇村两级“河长制”落实、河道“清四乱”整治、全域无垃圾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并就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现场记录、现场交办。同时,深入郑家村小学,察看乡村学校复学复课情况和校园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等工作。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