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种田很时髦 春播用上高科技”
——访张家川县梁山镇春耕生产工作

“去年开春这里种玉米,犁地、覆膜、播种,都是雇工人,人山人海的。今年老李种田很时髦,春播用上了高科技!”4月10日上午,在张家川县梁山镇千亩全膜饲料玉米种植基地干活的村民韦粉娥打趣他的老板。
村民口中的“老李”,说的是张家川县梁山镇岳山村永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永锋。2016年至今,他累计流转岳山村及附近几个村的土地1000余亩,带动本村30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

“把土地流转给老李,我们心里踏实的很,不仅能按时拿到租金,还能去合作社打零工,犁地、覆膜、播种、喷药、除草、收割……,从春种到秋收,大半年时间在这里干活,一撂子下来能挣一万多块钱哩!”在合作社务工的岳山村贫困群众邱天喜显得很满足。
多年来,跟着李永锋进行农事生产,已成为岳山村一带农民群众的习惯,是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李永锋算了一笔账:“原来雇几十个工人,一天最多能种60亩地,开支近5000元,现在全部使用机械种,一天能种70亩地,花费3000多块钱。这样下来,除过种子、农药、化肥、地膜等,每天能节省将近1000块钱。机械种地省事省时省力省钱,从种到收一年下来,省不少钱哩,高科技种植就是好!”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助力梁山镇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提升了全镇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村增富、农民增收,是梁山镇农村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平台。”梁山镇党委书记马向阳说。

产业扶贫是持续增加收入,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近几年,梁山镇积极探索研究产业扶贫工作,选准产业项目,组建了一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如期脱贫、稳定致富。

(梁山镇岳山村全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农业经营主体。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扶强带弱’,大家‘结对子’互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梁山镇镇长付宝强说,今后梁山镇将持续强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服务,积极落实基础设施、金融信贷、保险支持、市场营销、人才引进等政策,大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融合发展,多途径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李永峰在全膜饲料玉米种植基地查看覆膜情况)
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富!
“我们这里土地贫瘠、广种薄收,距县城较远,交通又不便利。截止目前全村还有 11户47人没有脱贫。多年来,乡亲们生活的实在是太苦了!”为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2016年,李永峰流转土地300亩,注册资金200万元成立了岳山村永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前两年,合作社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不高,人工工资开销大,收入不太乐观。今年他们统一采购地膜、种子、化肥,科学化管理,规模扩大到1000亩。为了让土地持续增产增效,‘老李’始终坚持向科技要效益,全面提高了机械化水平,旋耕机、覆膜机、播种机全都用上了……”陪同采访的梁山镇副镇长蒋国平指着远处轰隆隆工作地覆膜机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同样,贫困地区稳定脱贫也离不开产业带动。
近年来,梁山镇培育出了一批民主管理好、服务能力强、产品优势大、群众反响好的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推进了全镇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农业产业规模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产业增收。

依靠规模种植、科学种田、机械化生产,岳山村永锋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飞跃式发展。目前,该合作社拥有各类机械农具33台(套),年纯收入20万元左右。今年,合作社种植全膜饲料玉米500亩,预计纯收入能达到50万元,带动周边400多名农民群众走上致富路。
春风和畅,春耕在即,合作社的各项春耕工作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要带领合作社继续奋斗、追逐梦想,不仅要把地种好、经营好,还要培训更多农民,让大家一起富起来,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过上富裕、有尊严、有获得感、有满足感的好日子!”李永锋追逐着他的梦想。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