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三年决战奔小康】纳沟村小鸡养成大产业(图)
(2018/12/18 9:21:10)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纳沟村建强组织促脱贫 小鸡养成大产业

  冬日里的纳沟村梁视野开阔,一栋栋彩钢棚场房依山而建、分外靓丽。这是12月14日,笔者走进张家川县纳沟村共裕农民专业合作社时看到的景象。

  进入到合作社的鸡苗饲养大棚,一股热浪迎面扑来,笔者的眼镜和相机瞬间就蒙上了厚厚的一层雾气。

  “5000只鸡苗全部是现代化科学饲养,全自动控制温湿度、传送带自动喂食、智能饮水系统,每只鸡从存栏到出栏的90天里,都在监控系统下可视范围内健康成长。”介绍起鸡场的运行情况,28岁的张宏了然于心,作为发起成立合作社的三位主要股东之一,他接着介绍起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共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6月,总投资150万元,拥有现代化养鸡大棚4座,办公院落一处,总占地面积15亩,现有的104户合作社成员,除了纳沟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杨川、南川等邻村贫困户99户。合作社不但为养殖家禽的贫困户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指导,还优先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饲料作物,并为纳沟本村的7户贫困户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岗位,随着后续发展,合作社带动示范作用将日益增强。”

  从共裕农民专业合作社出来,笔者又跟随第一书记杨剑英来到纳沟村村委会。

  “纳沟村地处张家川县城东南角的山沟地带,辖5个自然村,7各村民小组,全村336户1593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601人。近两年,通过建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脱贫产业发展迅速,群众致富门路不断拓宽,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截止2017年底,剩余53户263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38%下降到15%,脱贫成效显著……”一路上,杨剑英向笔者介绍着纳沟村的基本情况,从话语行间里显示出了他满满的自信。

  冬季的早晨,天气格外寒冷,透过玻璃窗,还可以看到远处山洼角落里未消融的积雪。但纳沟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却挤满了开证明、办手续的人,让这里显得热闹、温暖。

  采访中得知,县委党校作为纳沟村的帮扶单位,派杨剑英做第一书记是慎之又慎的选择。一直以来,县委党校立足职能优势,组织讲师一对一深入宣讲党的政策理论、不断进行解疑释惑,帮助广大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坚定脱贫致富信心、决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作为县委党校派来的第一书记,剑英他知识多、路子广,指导帮助村班子成员提升素质能力,增强了村上的凝聚力、战斗力,是我们村班子队伍里的好“政委”。他来以后,协助村上作了好多工作,尤其是在产业发展方面,出主意、选产业、谋发展,没少跑路。他现在对村里的情况比我熟,给群众办的事多了,纳沟村的人现在看见他比我亲切!”提起第一书记杨剑英,村支书李贵荣有说不完的话。

  与村两委班子坐在一起交谈时,杨剑英说:“打赢脱贫攻坚战,带头人是关键。2016年,纳沟村两委班子进行了全面调整,把政治坚定、思想觉悟高、群众口碑好、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党员纳入到村两委班子。通过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基层 ,优化了村两委班子结构。而新班子组建伊始,村两委一干人就着力把提升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聚力脱贫攻坚。截止目前,全村发展党员40人,兴建专业合作社两个,组织力量不断壮大,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杨书记、李书记都是攒劲人。李书记在县上开茶叶商行,是村里的致富带能人,他当上村支书就由一家子的家长变成一村人的家长了,大家跟上他干有信心!原来村上人挣钱没门路,现在有了养鸡场、核桃园,把自家的地流转出去就能收租金,闲的时候在合作社打工还能挣钱,李书记是一人富了不忘众人,咱们村现在的领导班子真个攒劲!”见记者采访,来村委会给女儿开入党证明材料的村民王胡胡如是说。

  从纳沟村村委会出来,沿着水泥硬化路一路前行,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张家川县城。在车上,县委党校负责人马婷说:“纳沟村只是张家川县抓党建促脱贫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张家川县依托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牢筑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力以赴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烟铺大樱桃开始飘香(图) 天水白娃娃惊艳了一座城(图) 大美天水二十八(图) 王军市长:天水是大美天水,非常 秋天天水,大道黄金(图) 天水网红街走来了一位94岁的老人 因为一条街,火了一座城(图) 天水“黄金大道”走来了一对恋人 天水网红街走来了外国人(图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