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改革开放40年】张家川县:数字承载变迁 改革催生动力(图)
(2018/11/16 15:16:54)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张家川县城新旧全貌对比图)

  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风化雨,四十年沧桑变化。40年来,在历届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张家川县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攻艰克难、奋力前行,实现了由贫穷走向温饱,开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27.84亿元,比1978年的0.16亿元,增长了174倍;全县人均生产总值9466元,比1977年的102.7元增长了92.17倍;财政支出23.38亿元,比1977年的507.3万元增长了460.9倍。在县级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林、牧、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民生投入比重逐年上升。

  ——2017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06.3元,比2010年的10385元增长2.17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54元,比2010年的2480元增长2.56倍,年均增长14.4%。

  ——2017年全县果树总面积72295亩,比1977年的6940亩增长10.4倍;各类畜禽饲养量195.66万头(匹、只),其中牛羊等牲畜85.86万头(只),比1977年的2.83万头(只)增长30.3倍。现代农业从无到有,培育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胡麻、油菜、蔬菜、大麻、药材九大主导产业基地,建成市县农业科学发展示范点6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45个,家庭农场49家,各类养殖场124个,各类畜禽养殖专业村103个,规模户13450户,牛羊良种率达到95%。

  ——截止2017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0户,从业人员3780人;1977年,全县仅有工业小企业27户,从业人员949人。太极集团、天源49.5兆瓦风力发电、天祥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等工业项目逐步实施,伊味思清真食品公司、建明调味品厂、伊真香粉条厂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清真餐饮服务业提质增效,实现了由内向服务向外向服务增收的转变,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17年底,全县累计发展清真餐饮经营店18850家,从业人员10万人,年创收36亿元……

  透过数字看变化:40年改革开放,张家川县经济持续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党的政策好,帮山里人通上了电,吃上了自来水。以前每逢下雨,村里人几天都出不去,现在扶贫项目来了,水泥路一直通到了乡政府;以前村里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不见个人影,现在安上了路灯,村里亮堂多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县上帮建的新房建好了,阳光通透、院子敞亮,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在东部林缘区的马鹿镇草川村,七旬老人丁义祥提起自家的新房,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2005年以来,张家川县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缺乏生存条件的山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这些地区“水土不服”的面貌。全县累计投资10.06亿元,搬迁15乡镇230村6077户32506人,建成集中安置点88个并安置5564户29928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465户,建成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贫困山区群众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张家川县城至恭门二级公路建成通车)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40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投资政策机遇,立足县情实际,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争取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保障性住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一大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庄天二级公路和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天平铁路张家川段通车运营,还有宽阔整洁的县城阿阳大道和南北滨河路,车辆往来穿梭,道路两旁的盏盏路灯和绿树花丛喜迎着各方来客。

  盛夏时节的县行政广场上,老年人欢快地跳着广场舞,“相比以前,现在的路灯更亮了,街道更宽了,环境卫生更好了,县城越来越有了样儿…”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真正实惠。

  据统计,截止2017年底,全县累计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761项,完成投资530亿元。实施农业战略性工程169项,总投资89亿元;工业战略性工程83项,总投资126亿元;交通运输战略性工程69项,总投资约178亿元;城镇基础设施工程128项,总投资101亿元;循环经济及节能减排战略性工程51项,总投资约14亿元;社会民生事业战略性工程198项,总投资79亿元,建成了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全面改薄、县(乡村)医疗机构建设、天平铁路、庄天二级公路、富川水源工程、750千伏输变电(张家川段)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市2018年第一个PPP项目北川热源厂列入省财政厅PPP项目库并开工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张家川县城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骑自行车绕城一周也就十几分钟时间,城里的人互相都认识。“十几年前的县城,仅有的几幢三、四层高的楼房,被尊称为‘大楼’,假如有一辆小车驶过,会引来路人的注目礼,特别到深夜,全城一片漆黑。”在外工作多年的张家川人张志荣依稀记得那时的张家川景象。

  现如今,张家川县城区面积已增至15.19平方公里,2017年全县城镇化率达26.8%,比1977年的7.2%(1977年全县由总人口271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49人)提高19.6个百分点,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272套2.7万平方米,建设商品房744套9.6万平方米,交易商品房501套5.83万平方米。

  改革开放添动力:40年改革开放,张家川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改革开放40年来,张家川县大力开展办学条件、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学校管理、教育质量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至2017年,全县先后建成幼儿园126所(公办114所,民办12所),在园幼儿10123人;中小学校258所(小学241所,初中17所),在校学生36375人;高中3所,在校学生人4894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1013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分别达89.6%、93.5%、90.05%、35.28%,国家一本院校升学率逐年攀升。

  “过去,我们学校校门窄小,校园没有硬化,一到下雨天,师生两脚泥,整个教室成了‘泥窝窝’,教师们挤在两间大教室办公。这些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连年加大,学校的旧危房全拆除了,新的教学楼启用了,校园绿化亮化美化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了,师生们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工作,心情都是舒畅的。”如今的张家川镇东街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校长马羊录感慨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学校发展变迁。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精准实施。仅2017年,张家川县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资金,免除全县19032人(次)在籍在园幼儿保教费,免除5215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中就读学生学杂费和书本费,免除265名建档立卡省内高职在校生学费,免除909名中职生学费,为1190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708.1456万元,47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政策被高校录取,为52名高考分数在重点线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及城镇下岗职工困难家庭考生发放奖学金52万元。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计划,为全县252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免费提供课间加餐,有效保障全县10033名留守儿童、182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78名“三残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改革开放40年来,张家川县逐步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至2017年,全县建成以5个县属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15个乡镇卫生院为枢纽,255个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功能完备、设置合理、服务齐全的县、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床位数从1977年的93张发展到2017年的1320张,每千人床位数由0.46张增至3.94张,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同时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县实现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健全了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和98%以上。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勤劳朴实的张家川县回汉儿女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和勇气,积极投身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大潮,奋力谱写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篇章。

 

 (目前,总投资1.22亿元的富川水源工程,大坝主体已完工,正在加紧完善附属工程,待全面建成后将正式下闸蓄水)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秋天天水,大道黄金(图) 天水网红街走来了一位94岁的老人 因为一条街,火了一座城(图) 天水“黄金大道”走来了一对恋人 天水网红街走来了外国人(图文+视 因为一条街,火了一城人(图) 旗袍丽人惊艳天水“黄金大道”(图 潘石屹漫步天水网红街(黄金大道) 天水在线打卡天水网红街“黄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