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晚上吃完饭,换上便服,来到村上文化广场,找到自己的队伍跳起广场舞,是张家川县龙山镇官泉村67岁的张润叶老人最期待最幸福的时刻。

在恭门镇灵台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朱梓良说,最近,农家书屋成了村民进进出出最多的场地,贴有“农家书屋”字样的种养殖书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图书。
“在家门口就能找到这么多种书籍,农家书屋真是把文化送到了我们身边。”龙山镇汪堡村村民汪定国说。

据了解,张家川县不断加大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专项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益性文化服务,开展文化各类惠民活动。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互联一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积极争取项目,先后建成了县行政中心广场、体育活动中心、信息资源共享支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及老干部活动中心、宣传文化中心、回乡风情园、县博物馆、数字影院、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播影视中中心等批大型综合性文化项目。总投资4200万元,完成了255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并为每个村配备了文化器材及广播器材,提升完善农家书屋272家。

县文广局局长孙志平说,张家川县坚持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求为目标,逐步建立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画笔、颜料等风筝制作工具,贴有风筝的摆台、印有风筝图案的饰品一应俱全,整齐摆放在县博物馆,参加社教活动的孩子和家长一边聆听讲解,一边亲手制作风筝。同时在县博物馆展示厅里,仰部文化、齐家文化陶器数量众多,独具特色;秦汉青铜器造型别致;宋、元、明、清瓷器,色彩绚丽,铸造精湛。“张家川县博物馆借助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和社教活动,让陈列在大地上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收藏在博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县博物馆馆长谢安珍说。

近年来,张家川县坚持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借助每年元旦、春节、“五·一”期间举办系列文化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以“扶贫为民文化惠民”为主题,积极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举办了流动文物图片、图书展览进村寨系列活动;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节点,创立诗歌朗诵活动、广场舞大赛、秦腔票友大赛、“花儿”歌手大奖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等文化活动品牌,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了公共文化场馆宣传教育功能。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