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嘉峪关市政协考察张家川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图)
(2018/4/17 20:25:25)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  在龙山镇马河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考察

  4月16日,嘉峪关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德胜带领考察组,对张家川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天水市政协科教委主任漆应得,县政协主席关春生,县委常委苏红娟,县政府副县长汪萍,县政协副主席汪双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考察。

▲  在木河乡李沟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考察

  考察组一行先后龙山镇马河村、榆树村、汪堡村,木河乡李沟村、县博物馆等地,通过实地参观、听取讲解、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张家川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及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服务能力、服务效益、服务队伍建设等体系建设情况。

▲  在县博物馆考察

  考察组对张家川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功能拓展、队伍建设和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张家川县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及服务模式有特色,有创新,值得借鉴和学习。尤其是履行政府主导责任,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服务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形成了“三大文化品牌”,打造了“关山文艺矩阵”等文化品牌,值得学习和借鉴。今后,希望两地加强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彼此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促进两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  龙山镇榆树村利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文化活动

  近年来,张家川县坚持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求为目标,逐步建立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和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互联。总投资4200万元,完成了255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建成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个,建成乡村记忆馆15个,提升完善农家书屋272家,建成农村固定放映点5个,创建村级文化文体社团269个,建成文化集市6家。深入挖掘具有地城特色的文化品牌,基本形成了“三大文化品牌”,即打造以音舞诗《关山月》、张家川“花儿”、回乡风情园和宣化网等为主的民族文化品牌;以关山风光大道、云凤山风景名胜区、秦家塬风景名胜区和平安草原风景名胜区为主的生态文化品牌牌;以关陇古道、马家塬遗址、秦亭遗址和“历史再现”工程等为主的历史文化品牌。以“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持续创建全国回族民俗文化基地、伊斯兰和回族文化研究培训基地、丝绸之路秦戎文化挖掘研究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展示基地。积极打造以一部舞台剧《关山月》、一部红色电影《小儿锦》、一首歌曲《关山浩歌》、一部纪录片《陇坂纪事》、一部电视剧本《关山魂》、一种期刊《关山文艺》、一套丛书《关山文从》、一个笔会(关山文学笔会)、一个节会(关山文化旅游节)、一批金石研究成果(东汉摩崖石刻《河峪颂》)、一批历史影像《关陇古道·影像1936》、一句旅游形象宣传语“浩荡大关山美丽张家川”、一批国家级非遗“花儿”作品、一批文化阵地(255个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工程)等“十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关山文艺矩阵,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  龙山镇汪堡村打造以“农耕文化体验园、传统文化展示园、生态旅游观光园、群众休闲娱乐园”为一体的“汪堡园”

▲  木河乡李沟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

摄影相关图片
三月的天水,玉兰花开正艳(图) 天水伏羲庙春祭精彩纷呈(图) 天水自古出女神,有诗为证(图) 天水白娃娃烨冉(图) 天水的年是一场全民狂欢!(图) 这样的天水年,是否如你所愿!(图 自由路的玉兰已经含苞待放(图) 戊戌年春祭伏羲之送神仪式(图) 为浓浓的秦州年点赞(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