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乡村教育的灯塔】记闫家乡陈庙教学点(组图)
(2016/11/29 16:53:38)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马小龙  打印本页

  开栏语: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近年来,我县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4136名中小学教师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乐于奉献的时代赞歌。特别是独自坚守在边远山区21所农村教学点的21位教师,他们坚定教育理想不动摇,坚守教育阵地不放弃,坚持教书育人不懈怠,使边远山区的教学点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兜住教育底部的关键,用双手托起了贫困村的希望,为关爱留守儿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由县委宣传部策划牵头,县文明办、县教育体育局、县新闻中心、县电视台联合开展了“寻找乡村教学点的坚守者”采访活动,县政府网将开设《乡村教育的灯塔》系列报道,用镜头和笔触展示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教学点教师的感人故事,号召全县教师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发挥好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为开创我县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梁那一束粲然的光

——记闫家乡陈庙教学点

  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缓慢行驶了40多分钟后,进入一个矿区。“穿过这矿区,就到陈庙教学点了。”坐在身边的闫家学区副校长陈少珍一边说一边摇起了车窗。窗外,轰鸣的机器声混杂着浓厚的扬尘,让人感到有些不自在。

  车穿过矿区,大概行驶了20分钟后,看到不远处的一面国旗。“有国旗的那个地方就是陈庙教学点了。”陈少珍提示了一下。“这里是一个复式教学点,张仲林老师在这里坚守了4年。”

  走进陈庙教学点,张仲林老师正在给四年学生上英语课。一间10平米不到的教室里坐着8个学生。四年级四个学生,二年级一个学生,一年级三个学生。张老师示意我们课后再招呼。

  陈校长先带着我们去张仲林的宿舍参观。不大的一间宿舍,被张老师的妻子李发妹布置的很温馨。梳妆台上,一张合影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今年四月份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陈舜来陈庙教学点调研时留下的一张合影。”陈校长说,那是陈庙小学来客人最多的一天。“陈庙教学点在山梁上,上面有几次想撤掉这个教学点,但是村里人不答应。张老师以前一个人在车古村教学,一呆就是7年。后来结婚了,娶了龙山镇街面上一户人家的女儿,两口子就来到了陈庙教学点,这一呆就是4年。”

  ▲每周张仲林夫妻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升国旗

  说话间,张仲林下课了,和我们热情的打着招呼,很开朗的一个人。“条件苦是苦,但是总不能让孩子一直苦下去吧。这样的环境,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孩子走出大山。”张仲林说:“这里地处高寒地区,招聘老师很困难,留不住。如果我走了,这里又少一名教师,这些孩子的教育怎么办?想到这些,我就不能离开了。”

  “张老师的一个很好的品质就是用心。”陈校长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每年考试,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不仅如此,张老师班上所有孩子写的字都十分工整,在全学区同年级里孩子们也都是数一数二的。

  ▲张仲林夫妻和孩子们在教室里合影,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合影

  在张仲林看来,要想成功,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两个字:坚持。他经常勉励自己的学生“做事贵在坚持”。这句话,曾让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的黎琴一头雾水,如今已经四年级的她,对这句话明白了许多。“如果不是张老师一再要求我们学会坚持,我可能已经不会再上学了。”“贵在坚持”这句话不仅让黎琴免去了辍学的厄运,更让她看到了未来的曙光,她说长大后也要做一名老师,像张老师那样教书育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对于自己的成绩,张仲林只是淡淡地说:“我把教书当作事业,这是我的责任,是我应该做的,我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孩子!虽然我有很多遗憾,但这辈子我不会后悔,因为我的坚守,这里的孩子受到了教育,这是值得的。”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聚焦农村生活(图) 初冬的关山美翻了!(组图) 清水的柿子上市了(组图) 天水“网红”藉河红桥正式通车(图 天水满城出动观看“天水黄” 天水真土豪,“黄金”铺满人行道! 天水“超级月亮”来啦!(图) 初冬的天水城竟然这么美! 初冬的麦积山,美翻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