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7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乡山区梁峁上的麦子黄了,西崖村将家沟的马万宝却迟迟不去收割。“再等三四天时间,等这段村路完全硬化了,我就去县城雇辆收割机来,用不了一个上午就能收完。”为了修路的事,马万宝和村里人一起从麦苗返青时开始忙活,一直忙到麦子收割的季节,如今终于盼到了水泥路。
在老马眼里,这条3.5米宽、长度不足一公里的通村路比自家庄稼地里的活路更重要。对于地处半干旱山区深处的将家沟,通村水泥路是村民们走出大山的主要通道,也是他们脱贫致富的基础和保障。

将家沟通村道路,盘山而上,蜿蜒通到山塬上的李山村。这条路与山脊上的乡路县道、附近的庄天二级公路连接起来,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川王乡一位长年跑运输的村民说:“提起将家沟,坑坑洼洼的土路,不要说小客车,就是雇农用车拉东西,多掏钱,车主都要考虑去不去。”将家沟当地群众告诉笔者,过去没好路,雨天靠步行,晴天骑摩托,一个半小时能到县城都算是快的,现在水泥路一通,小车半个小时就能开到家门口……

“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川王乡这样一个山地多、平地少,交通欠发达的乡来说,广大农民群众对路的渴望也许比任何地方都要强烈,乡党委书记铁升平说。
乡长李敏告诉笔者,村道早日硬化,小康早日可望,川王乡高度重视村路建设,今年乡上在清除脱贫致富“中梗阻”时,把打通非建制村村道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修筑非建制村村路,提质建制村村路成了川王乡今年脱贫攻坚多项重大战略部署的交汇点和着力点。

不仅是川王乡将家沟,在张家川县15个乡镇,这样的乡村道路比比皆是。近年,张家川村路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一条条新修的通村水泥硬化路,让广大农村老百姓出行不再泥泞,大多数村还随之实现了通公交的梦想。
据悉,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张家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及省“1+17”、市“1+18”实施方案精神,坚持把解决贷款难、吃水难、出行难等“十大难题”作为攻坚拔寨的重头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力落实实施措施,实现了安全饮水、梯田建设、建制村通村水泥路、农田道路、自然村通动力电、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建设、行政村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劳动力培训等“十个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