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甘肃经济日报】张家川:扶贫浇灌“花儿”红(图)
(2016-7-7 16:36:56)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记者 丁晓刚 刘延海 通讯员 窦亚龙  打印本页

  踏着厚厚的草地,顶着蓝天白云,记者与牛羊相伴,在海拨2400米的平安牧场采访。在这里,聆听着回族群众用“花儿”般的语言讲起精准扶贫的故事,语言中饱含着对精准扶贫的赞美。

  在张家川,曾经有这样一串严酷的数据: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33.42万人,其中回族23.2万人,占总人口的69.4%;农业人口30.9万人,占92.46%;共有贫困村115个,建档贫困户16188户,贫困人口7.71万人,贫困发生率24.96%。县上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一号工程”,扎实推进“369”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县减贫人口1.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9.45%,达到贫困退出标准的贫困村32个;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109元,增长16.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挂图作战精准指挥

  平安乡是以畜牧养殖业为主的乡,全乡1300多户人基本上以养牛为主,最多的一户养100多头,最少也要养两头,群众的生活在养殖业中寻找了希望。现在,全乡264户精准扶贫建档户至少养殖2头牛,一头牛卖1万元,全乡养殖产值可达9000多万元。这是一个比较精准而又典型的事例。张家川县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县上下的“一号工程”,围绕脱贫目标任务,认真落实省上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努力实现全县“369”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立志摘“穷帽”。近两年,由于精准扶贫工作抓得实,回族群众跟党奔小康已成为习惯,顺利完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一个提速、十个全覆盖”目标。

  在张家川,县委书记刘长江与其“一班人”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县上下最大的政治任务,举全县之力合力攻坚。提出了“369”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计划和“3581”帮扶模式,使全县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全县由11名县级领导任组长并带队,在各乡镇成立了扶贫双联工作站,每个贫困村成立了扶贫双联工作室,切实做到指挥部挂图作战、精准指挥,各乡镇扶贫双联工作站协调衔接、一线指挥,村级扶贫双联工作队聚焦目标、以村为战。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张家川要发展,满世界开饭馆”,这句由县委书记刘长江亲自撰写的广告语,已成为张家川县老百姓的“口头禅”。县上充分发挥全县回汉群众长餐饮、重养畜、擅经商的特长,以“三大富民产业”为重点,紧跟群众发展需求,依托县职中资源优势,整合扶贫、劳务等部门培训资金,采取“免培训费、贫困户免食宿费、免鉴定费、免商标注册费”的方式,培训“张川伊香拉面师”6213人。结合精准扶贫冬季百日集中培训行动,大力开展伊民电焊工、伊民家政大嫂、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皮毛加工、电商扶贫、商贸运输等各类培训,共培训贫困劳动力15200人。当记者走进张家川县牛肉面师培训基地,一群年轻人在认真地和面,学习牛肉面配汤。场面之宏大,让人难以忘记。在培训基地,“今天的拉面师,明天的大老板”的广告词非常醒目。

  张家川县把破解贫困群众缺资金、缺技术等主要致贫原因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结合贫困群众实际情况,整合各类资金,创新方法,加大投入,全方位、多渠道强化扶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216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350万元,利用1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县161个行政村资金互助协会组建工作,将有劳动能力且信用度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互助协会且免缴互助金,优先发放贷款,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扶贫互助协会全覆盖。目前,全县互助资金总量10730.18.万元,累计发放借款10408户11860.25万元,其中贫困户8027户8382万元,贫困户扶持率达到75%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贷款难的问题。张家川县还向12021户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72亿元,占省上下达指标的100.53%,贷款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74.25%。

  清真餐饮享誉全国

  一串串叫人兴奋的数字,让记者对张家川县刮目相看:全县申请注册清真餐饮品牌2个,新发展清真餐饮经营店3550家、宾馆490家,累计发展清真餐饮经营店1.65万家、宾馆1450家。“张家川伊香拉面师”、“张家川伊香烹饪师”等14个清真餐饮品牌已享誉全国清真餐饮界,由张家川人开办的“马老六牛肉面”、“伊香拉面馆”等500多家连锁清真餐饮店、“天水快捷宾馆”等30多家连锁宾馆遍布全国各地。目前,张家川人发展的清真餐饮经营店覆盖北京、上海、武汉等20多个省会和苏州、青岛、十堰等200多个大中城市,从业人员达5.1万人,年创收10亿元以上,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以上。

  该县依托畜牧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投资7453万元,新建标准化养殖场3个、紫花苜蓿示范种植基地1个、活畜交易市场和清真屠宰加工生产线各1处;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新建规模养殖场14个、养殖专业村5个、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10个,新增规模养殖户1000户,全县累计建成养殖场和小区137个,发展各类畜禽养殖专业村100个、规模户12550户、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41个;扶持养殖贫困户5403户,新增养殖量3.91万头。全县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181.89万头,出栏各类畜禽72.17万头,实现畜牧业产值2.68亿元。发展皮毛加工户410户、皮毛贩运户2261户,皮毛产业销售总额达2.4亿余元。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销售收入达2.72亿元。建成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5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3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总销售额达 5453.26万元。强化科技扶贫力度,引进新品种12个,示范推广新技术6项,建成农业科技示范点、示范基地17个。深入实施“三区三业五带”建设工程,推广种植全膜玉米12万亩、中药材1万亩,种植马铃薯11.6万亩;建成旅游专业村1个,新增农家乐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5个、家庭农场4家、流转土地面积6800亩。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新建劳务基地30处,输转富余劳动力6.85万人,创劳务收入11.8亿元。

摄影相关图片
哈雷携手新丝路 平安牧场(图) 航拍平安牧场(图) 公祭伏羲大典(图) VR视角看伏羲大典(图) 伏羲大典网络直播(图) 伏羲大典之乐舞告祭(图) 向伏羲圣像敬献花篮(图) 公祭伏羲大典全景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