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张家川好人】自强不息传佳话——黎文学(图)
(2015-11-9 15:44:17)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开栏语: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县文明办、县新闻中心联合推出《张家川好人》系列报道,深入基层,挖掘宣传群众身边涌现出的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等方面的好人,在全县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为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自强不息传佳话

  ------记张家川县闫家乡车古村古稀老人黎文学

  “趁着党的好政策,我们一家告别了阴暗的土坯房,住上了亮堂的平顶砖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闫家乡车古村古稀老人黎文学告诉笔者。今年,黎文学老人依托危房改造资金5万元和自己养牛的积蓄3万元,盖起了一座80多个平方米的幸福屋。

  车古村位于闫家乡北部,地处关山林缘区,海拔2000米,属高寒阴湿山区,自然条件十分艰苦。是张家川县东部贫困村之一。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黎文学老人不气不馁,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战天斗地,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之歌。

  “老爷子精神感人,淳朴善良。虽然中年丧子,但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生活的不幸,没有压垮他。相反,他对生活的态度是热情,是积极向上,是乐于助人。当年缺水的时候,老爷子的一口井吃了全村人,在全村的人缘非常好。老爷子还是个多面手,他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各种技能,用自己的一生诠释着“脚手不识闲,一辈子不缺钱”。老爷子最大心愿就是让自己活的有尊严,让孙子活的体面。他不是一个令人同情的人,而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这是闫家乡副乡长魏金者对车古村回族村民黎文学的中肯评价。

  黎文学,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一个地道的庄稼汉,一个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他深处贫困的大山深处,饱经世间沧桑,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你不放弃生活,生活就不放弃你”的朴实哲理。见到黎文学时,他矍铄的精神和乐观的谈吐,非常直观地告诉了我们豁达之于人生的回报。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虽已年过七旬,但未显现出一丝的老态龙钟,一双见证了时间和沧桑的粗手,尤显劳作的长度与厚度,据村里人讲,他在村子里称得上是一位能工巧匠,拧麻绳、打铁器、做木匠、石匠这些在农村不可缺少的技术活儿在黎大爷看来都难不倒他,做起这些来他总是很顺手。不仅这样,黎大爷在村子里还是个热心肠,谁家有点困难,需要他帮忙的总是二话不说,从不计较得失。黎大爷在花甲之年经历了失子之痛,看着两个孙子无助的样子,让他这个普通的农村老头一时之间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和渴望。但就是与生俱来的一股不服输劲头,让他重新振作起了精神,他用勤劳粗糙长满茧子的双手印证了自己充实的生活。

  黎大爷虽然年龄大,可干起活来从不含糊。自家的耕地加上从别人家租来的一共有20多亩,现在家里的农活主要靠自己还有老伴儿。经过两位老人日复一日的辛勤耕作,两个孙子都已经抚养成人。一个孙子已经在外面读大学,还有一个孙女也已外出打工,经常寄钱回家给两位老人。现在两位老人只要说起自己的孙子和孙女,满脸的欣慰溢于言表。经过几年的努力,加上对养殖户政策的扶持和帮助,老人已经达到了20头牛的养殖规模,对今后的养殖发展上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老人干起活儿来更加有了劲头,每天都觉得有使不完的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每天看那个太阳都感觉亮堂堂的,再也不害怕吃苦受罪的了”。

摄影相关图片
归凤山(龟凤山)秋景(图) 全景麦积山(图) 深秋的仙人湖(图) 雪染石门(组图) 雪染麦积山(图) 天水在线航拍李广墓(图) “花牛苹果”红了(图) 天水在线航拍甘谷古坡草原 秦安蜜桃熟了(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