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子商务 开扶贫新路
——张家川县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

按照省、市加快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张家川县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丰富了扶贫开发的方式和手段,拓展了扶贫开发的领域,逐步实现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深度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大扶贫工作格局的形成,为扶贫开发工作提质增效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政策引领,为开展电商扶贫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今年以来,张家川县顺应“互联网+”新趋势,认真学习省委、省政府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指示精神,把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加大了电商扶贫工作力度,县委、县政府先后两次召集专题会议研究电商扶贫工作,制订出台了《张家川县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张家川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计划2015年建设一个县级电子商务中心,15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3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增长30%,利用电子商务销售特色产品的乡镇达到80%。
二是财政支持,为电了商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县委、县政府将电子商务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研究成立了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县商务局为精准扶贫电商工作的牵头单位,县政府各部门积极支持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县政府拨专款10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工作发展,其中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40万元建设经费,15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30万元建设经费,30个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点30万元建设经费,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三是示范带动,充分发挥标杆引领作用。由于有些人对电子商务比较陌生,难以找到开展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对此,县商务局根据相关建设要求,重点指导马鹿镇康王、白杨、大滩等三个省上确定的电子商务试点村和木河乡庄河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的建设工作,每个村形成1—3个特色产品和主打品牌,截至目前各村均线上成功交易50单以上业务。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试点乡(镇)、示范村及示范企业的电子商务网店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开展万众创业的积极性,电子商务网店、微店如雨后春笋在张家川蓬勃发展起来。

四是突出特色,加强电子商务网店建设。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定位,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开办各类网店,让电子商务遍地开花,打造了一批“电商乡”、“电商村”。目前,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已建成运营,主要商品有清真食品系列、民族特色产品系列、皮毛产品系列、山野菜系列、农副产品系列等五大系列。15个乡镇已全部建成了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其中马鹿镇的“伊品汇”网店特色突出,网页精美,成交量高;闫家乡的“天然特产一号店”网店制作醒目,独居特色;梁山乡的“梁山特色产品交易网”独特新颖,别具风格。马鹿镇的大滩村和白杨村、龙山镇的韩川村、木河乡的庄河村等17个精准扶贫示范村建成了电子商务服务点,为服务三农、助农增收搭建了平台。
五是多式并举,积极发展物流快递。认真学习借鉴陇南经验,走电子商务促农增收的新路子,着力构建“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双向物流体系,形成了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各种服务模式的物流企业主体。目前,张家川县现有大、中型物流企业3家,快递公司10余家,近20家运输货运部,全县快递每日收发货量3000件左右。同时,邮政速递充分发挥农村基层邮站作用,拓展服务功能,实现了乡镇、重点贫困村物流快递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