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双联这三年】突出农民增收,广开思路兴产业(图)
(2015-9-10 11:15:38)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开栏语: 2012年,省、市、县、乡134个单位、4293名干部与社会各界力量,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投入到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与全县255个行政村、10644户农户开展结对帮扶。三年来,双联行动,让张家川县主要经济指标及社会各项事业等均呈快速增长,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洒下辛勤汗,旧貌变新颜。县政府网站开设《双联这三年》系列报道栏目,对双联三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激励全县人民再接再厉,为与全国全省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

突出农民增收,广开思路兴产业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帮联单位高度重视贫困村群众的产业发展,以“培育产业增收年”活动为契机,以资金投入、科学指导、技能培训为切入点,通过提供优质种子、提供小尾寒羊、协调专业技术人员科学指导种养殖等方式,帮助我县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致富产业,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不断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特别是张家川县充分发挥全县回汉群众善经商、重养畜、长餐饮的优势,因势利导,强化扶持,及时做出了大力发展清真餐饮服务业、牛羊规模养殖业和皮毛加工贩运业三大富民产业的战略决策;因地制宜,着力培育玉米、洋芋、蔬菜、中药材、大麻等五大特色产业,有力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做精做优清真餐饮服务业。充分利用张家川清真食品天然品质、清真品格的优势,大力实施清真餐饮服务业“百千万”工程(即力争在全国100座大中城市,发展宾馆1000家,清真餐饮经营10000家,带动10万人就业致富)。截止目前,成功注册了“张川伊香拉面”、“ 马老六牛肉面”、“习连汇”、“马艾萨牛肉面”等14个清真餐饮品牌;共举办培训班400余期,免费培训5213人,为3018人发放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业人员达5.4万人,年创收8亿元以上。“要发展,满世界开饭馆”、“要致富、清真餐饮服务业是出路”已成为全县双联行动广大干部群众培育产业促增收的共识。

  做强做大牛羊规模养殖业。强力实施基础母畜繁育、饲草料建设、疫病防控、集中育肥加工“四大工程”,通过实行免费防疫、引种、种草补贴等扶持措施,全力促进发展壮大牛羊规模养殖业。同时,高标准组建扶贫互助协会,县财政投入1250万元,在东部6乡镇林缘区25村开展以基础母畜繁育为主的“产业发展互助协会”试点工作,通过“政府拿、扶贫投、企业捐、会员缴和双联单位补”等形式,使试点村互助资金达到100万元左右,开展基础母畜繁育,助推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各双联单位共为联系村帮助投入“产业发展互助协会”扶贫互助资金180.5万元,共发展会员1385户,互助资金总量达到1828.6万元。扶持养殖户662户,带动农户购进基础母牛2010头,良种羊2066只,已产牛犊182头,羊羔800只,实现经济收入146万元。“两人一头牛,温饱就不愁;一人一头牛,生活就无忧;一人两头牛,日子乐悠悠。”已经成为张家川县群众发展畜牧养殖走上致富路的真实写照。

  做活做响皮毛加工贩运业。紧紧围绕振兴皮毛产业“3142” (“三个一” 即建成一园:中国张家川皮毛加工贸易园区,一城:中国西部皮毛城,一库:中国西部皮毛保税监管库;“四个二”即:扶持200家规模养殖场,20000户规模养殖户,200家皮毛加工贸易企业,20000人的皮毛加工贸易大军)目标,以西部皮毛加工贸易园区为依托,采取引龙头、强货栈、扶贩运的办法,全力振兴皮毛产业。到目前,共为50户皮毛贩运户发放双联贷款3216万元,累计加工销售各类裘皮4万余张,销售皮革制品半成品45余万张,累计成交各类皮张28万多张。

  做稳做实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依托旱作农业项目,组织双联单位和干部大力帮助联系村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近三年全县每年推广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万亩、马铃薯10万亩、蔬菜3.8万亩、中药材和大麻各1万亩。目前,三大富民产业及五大特色产业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以上。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航拍李广墓(图) “花牛苹果”红了(图) 天水在线航拍甘谷古坡草原 秦安蜜桃熟了(组图) 2015环湖赛第十一赛段 2015环湖赛第十赛段 清水县第五届轩辕文化节(图) 天水在线航拍凤山风景区(图) 2015(乙未)年伏羲大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