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双联这三年】张家川县双联行动纪实(组图)
(2015-8-18 10:46:13)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开栏语: 2012年,省、市、县、乡134个单位、4293名干部与社会各界力量,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积极投入到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与全县255个行政村、10644户农户开展结对帮扶。三年来,双联行动,让张家川县主要经济指标及社会各项事业等均呈快速增长,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洒下辛勤汗,旧貌变新颜。县政府网站开设《双联这三年》系列报道栏目,对双联三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激励全县人民再接再厉,为与全国全省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

联村联户得民心  精准扶贫拔穷根

----张家川县双联行动纪实

  52岁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棉乡先马村村民李招女,至今不会忘记三年前那个黑色的日子,她的孙女马晓燕因一场车祸失去了右腿。瞬间的晴天霹雳,让她觉得天塌下来了。尽管车主赔付了药费和补偿,但拄着双拐给马晓燕的确带来了一系列不方便,尤其背着马晓燕上学等麻烦事,让李招女愁怀满腹、纠结不已,他整天以泪洗面,生活失去了信心。

  正在她痛苦难过之时,她终于盼来了救星,就在马晓燕刚刚柱上拐杖不久,前来先马村开展双联的省民委下属的民俗研究所得知李招女孙女的不幸后,积极联系加拿大华侨,送马晓燕到天水、兰州等地治疗,并出资四万多元为马晓燕安装上了假肢。如今的马晓燕生活基本能自理,上学不受影响。

  如果说,我省开展的“双联行动”对李招女有救命之恩的话,那么,张家川县木河乡庄河村的马路合则靠双联帮扶挖了穷根。

  作为村上数一数二贫困户的马路合,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疾,家里很穷,2011年之前,甚至锅都揭不开,就连买盐的钱也要四邻八舍接济。马路合感到很自卑,人面前不敢说个大话。他渴望脱贫致富的梦想被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击碎。

  自从原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和省政府办公厅帮联庄河村后,马路合被列为扶持帮扶对象。马路合终于拿到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拿到钱后虽说激动,但他最大的忧虑就是害怕三年以后还不上这笔贷款,辜负了别人的信任。但让马路合没想到的是:仅仅两年,到2014年3月,他不仅还清了五万元贷款,还存进了2万元的收入。现在的马路合,把土坯房换成了砖瓦房,厨房里也用上了沼气。马路合见人敢挺胸讲话了。村里人说,马路合是穷人唱戏,真个华丽转身了。他自己也是逢人就说他以前连三块钱电费也缴不起,如今靠双联过上了好日子。

  作为庄河村双联活动的“主心骨”,2012年被评为 “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2014年全省劳模的村支书马继东,说出了双联行动给村上带来的最大的变化,那就是当村干部20年,过去连一个安稳觉都睡不好,每天调解民事纠纷两三起。现在一年也没几起,因为双联这三年,村里人变得气顺了,和谐了,都忙着致富,没时间闹矛盾、挑是非。

  马路合仅仅是庄河村借助双联帮扶得到实惠的农民之一,实际上,庄河村这个有名的上访村、贫困村沐浴双联的春风,拥抱来了旧貌变颜、万紫千红的崭新天地。如今,走进庄河村,宽阔整洁的通村道路和两旁栽植的华山松,错落有致的砖瓦房尽收眼底;蔬菜大棚、新建的连心桥、耀眼的千米河堤,和已经投入使用的幼儿园、村阵地、文化广场遥相辉映,美不胜收!给人一派村富民乐、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要是在往年,不要说浇花,就是人畜也没水可饮,吃水让处在山腰的马关乡小庄村村民长年揪心牵挂。两年前,作为帮联的天水市水务局得悉后,多次深入小庄村和马关乡政府了解情况,提出解决的办法,最终决定为小庄村村民铺设自来水涵管以彻底解决103户55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如今哗哗的自来水进了村民的院落,村民当然喜不自禁。

  一桩桩、一件件,走进盛夏的张家川县每个村子、每家农户,人们谈到“双联行动”给村子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农户带来的实惠,无不啧啧称赞!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陇东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现辖4镇11乡255个行政村,总人口33.27万人,其中回族23.1万人,占总人口的69.4%,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4%。是一个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县。

  历史将永远记住2012年。这年春天,来自省、市、县、乡134个单位、4293名干部与社会各界力量,响应并投入到省委、省政府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走进张家川的村组农户,共计帮联全县255个行政村、10644户农户、6个社区、35个企业。于是,关山立碑、阿水作证,从上到省民委、酒钢集团、省财政厅等单位的领导,下到县委刘长江书记在内的各级干部纷纷走出机关,进村入户,认亲结对。4293名干部与10644户农户面对面话桑麻,手把手算收入,心连心谋路子,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梁山乡岳山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副书记姜岩峰说:通过双联锻炼了干部,改善了干群关系。

  产业布格局,致富找路子。各级帮联单位高度重视贫困村群众的产业发展,以资金投入、科学指导、技能培训为切入点,通过提供优质种子和小尾寒羊、科学指导种养殖等方式,帮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特别是张家川县,因势利导,强化扶持,及时做出了大力发展清真餐饮服务业、牛羊规模养殖业和皮毛加工贩运业三大富民产业的战略决策;实施了农村高标准“六化”;因地制宜,着力培育玉米、洋芋、蔬菜、中药材、大麻等五大特色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群众增收的渠道明显拓宽了。

  “张家川要发展,满世界开饭馆”。在县委提出的清真餐饮服务业“百千万” 工程 (即力争在全国100座大中城市,发展宾馆1000家,清真餐饮经营10000家,带动10万人就业致富)的带动下,“张家川要致富、清真餐饮是出路”已成为全县双联行动广大干部群众培育产业促增收的共识。截止目前,成功注册了“张川伊香拉面”、“ 马老六牛肉面”、“习连汇”、“马艾萨牛肉面”等14个清真餐饮品牌;从业人员达5.4万人,年创收8亿元以上。

  “两人一头牛,温饱就不愁;一人一头牛,生活就无忧;一人两头牛,日子乐悠悠。”已经成为张家川县群众发展畜牧养殖走上致富路的经验总结。县上通过强力实施基础母畜繁育、饲草料建设、疫病防控、集中育肥加工“四大工程”,牛羊规模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县财政投入1250万元,在东部6乡镇林缘区25村开展以基础母畜繁育为主的“产业发展互助协会”试点工作,各双联单位还为联系村帮助投入“产业发展互助协会”扶贫互助资金180.5万元,共发展会员1385户,互助资金总量达到1828.6万元,有力地助推产业发展,畜牧业产值达2.48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972元。

  洒下辛勤汗,旧貌变新颜!经统计,各级帮联单位三年累计帮办实事4046件,总投资7197.49万元。通过三年的帮扶,张家川县成功打造出了庄河村、孟寺村等一批精品示范村,建成了川王乡蔬菜园区、牧歌养殖场等一批示范基地,基本实现了农村标准“六化”(全县梯田化率达到96%,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75%,农田道路高标准化率达到52.6%,全县沟壑梁峁林带化率达到95%,全县城乡清洁化率达到53%,全县耕作机械化水平达44.36%),涌现出省民委、酒钢公司、省财政厅、兰石化、天水水务局、天水华天电子集团、木河乡、川王乡等一批先进单位。县上提出了发展壮大三大富民产业的战略决策,总结了建立“产业发展互助协会”、“三三五五”群众工作法、“12356”农民培训工作法机、磨马“5+1”养羊模式等成功经验,出现了马继东等一批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个人,为双联行动深入开展起到了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使全县的双联工作干有遵循、学有样板。

  双联行动,让张家川县主要经济指标及社会各项事业等均呈快速增长,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双联行动,基本上达到了群众满意、群众得实惠、干部接地气受教育的目的。

  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350元,比2011年的2853元增长1497元,增幅52.5%:全县三年累计减少贫困村45个,减贫人口62700人。数字虽枯燥,成就很鲜活!

  双联行动,让张家川浴火重生、再造奇迹!城乡面貌的显著变化、生产条件的显著提高、增收渠道的显著拓宽、干群关系的显著改善、群众生活的显著变样,前所未有、堪为煌著!双联行动一曲高歌,让如今的张家川山山水水莺歌燕舞、村村户户散发着勃勃生机!

  展望未来,小康在望。张家川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紧密结合“1+17”工作方案,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要领,聚焦全县“369” (即三大富民产业,农村高标准实现“六化”目标,九个保障)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大力推行“3581” (聚集省市县3级联村单位,汇集党政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宗教界人士、致富带头人、外引力量5支帮扶队伍,齐集8000名帮扶人员,促进10多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帮扶模式,在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上下真功夫,在健全长效机制和发挥多元效应上下实功夫,为与全国全省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再建新功,再谱华章。

摄影相关图片
清水县第五届轩辕文化节(图) 天水在线航拍凤山风景区(图) 2015(乙未)年伏羲大典(图) 2015年伏羲大典之乐舞告祭篇 2015年伏羲大典之敬献花篮篇 2015年公祭伏羲大典全景图 天水端午节龙舟大赛掠影 2015天水端午节龙舟大赛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