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1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妥国保、朱新节,县委常委、副县长马玉凤,先后深入胡川乡仓下村、张堡村、胡川村、王安村,张家川镇袁川村、上川村,刘堡乡米家村、高家村、丰银村,督查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县扶贫办负责人参加督查。
每到一处,县领导通过现场查阅精准扶贫表册资料、与乡村干部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贫困调查摸底、帮扶队员进村入户、贫困户精准识别、具体帮扶措施制定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实地走访部分贫困户,与贫困群众亲切交谈,询问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家庭收入状况、致贫原因和脱贫致富的打算,鼓励广大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心,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早日脱贫致富。

胡川乡张堡村一组贫困户杨文元家有三口人,儿子在外打零工,他和老伴儿养着5头牛,种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着生计。但如今,六旬的老伴儿患上了心脏病和高血压,更让全家人头疼的事情是:已过而立之年的儿子到现在还没有娶媳妇。县领导一行来到杨文元家了解情况。
“因为家里穷,拿不出多余的钱给儿子娶媳妇,就这么一直拖着,真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面对家庭的窘境,杨文元家人似乎对未来的生活缺乏了信心。“针对你家目前的情况,咱们来共同商量商量。首先,老伴儿的病,国家有门诊报销,医药费可以解决一部分。现在,你家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儿子的婚姻问题,这是大事...”院子里,县领导边了解情况,边帮助他家出主意、想办法。
“一想到儿子的婚事,我们老两口就睡不着觉,心里堵得慌。前些天,儿子回家说要盖房,这下全家人更发愁了,这钱从哪里来?”
“儿子的想法很对,先盖房。人常说‘筑巢引凤’,有了房子就不怕娶不上媳妇。盖房的钱,县上危房改造项目可以补一点,剩下的就要靠全家人想办法了…从长远再想想,如果儿子娶了媳妇,年轻人就能安下心,想方设法过日子了。现在,县上有专门的‘伊香拉面师培训班’,到时候可以鼓励儿子去免费学习,学成了儿子儿媳再外出,收入会好很多。盖房子、娶媳妇、学技术、勤致富,这些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但关键还是全家人要有信心。”听了县领导的一番话,杨文元似乎明白了很多,连连点头。

精准扶贫,首在精准。张家川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决策和部署,积极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作用,狠抓贫困户建档立卡和调查摸底工作。以“双联”单位为基础,下发了《关于在全县贫困村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通知》,在115个贫困村组建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确定队员348名;制定了《张家川县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目标任务、工作措施、纪律要求。目前,全县115个贫困村已全部进驻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同时,对全县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集中开展了统一培训,并组织工作队按照“六精准”的目标要求,对全县115个贫困村、2.23万户贫困户开展了详细的摸底调研,全面了解掌握了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现状和发展需求。
在详细查看各村精准扶贫“四簿一册两表”和农户“一册一表”等基础资料后,县领导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扶贫对象建档立卡阶段性工作,进一步摸清贫困户底数,集中力量、按时完成数据录入及修改、纠错工作,确保实现识别程序规范、扶贫对象准确、信息数据可靠、档案资料齐全、村有驻村工作队、户有帮扶责任人。要进一步明确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积极组织队员进村入户,与贫困户交流谈心,准确掌握其发展现状和所思所盼,紧紧围绕实际积极帮助群众找思路、想办法、出点子。要根据调研摸底情况和贫困村户实际,逐村逐户制定具体帮扶计划,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因户因人施策,精准识贫扶贫,合力加快民族贫困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