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稳步推进(图)
(2015-7-27 15:58:34)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编者按:“十二五”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开发等重大机遇,努力克服霜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实施“依托天水、联接平凉、融入关中、特色领先、乘势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县新闻中心特开设《发展回顾》专题栏目,对“十二五”期间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全方位回顾报道。

  “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 张家川坚持保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相结合,大力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

  一是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严格实行耕地保护责任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农作物产量稳定增长。预计2015年底,粮食总产量达到12.39万吨,年均增长2.67%,油料总产量达到5600吨。建成县级特色产业示范乡9个、示范村30个。培育蔬菜基地13个,建立和完善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余个,流转土地面积10万余亩。累计修建塑料大棚9918栋5000亩,日光温室130座130亩,无公害蔬菜5万亩,发展蔬菜“一村一品”6个,无公害产品认证8个,注册商标1个(“铁洼红”),建成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1处,特色农业示范基地12个。

  二是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模发展”的原则,实施“13111”草畜富民工程和“万千百十工程”(万头乡、千头村、百头组、十头户),全县建设各类养殖场80个,养殖小区29个,每年新发展规模养殖户800户。预计2015年底,畜禽饲养量达到149万头(匹、只),年均增长9%。肉类总产量达到8500吨。推广人工种草20.84万亩,青贮饲草8.47万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50%。

  三是着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清真餐饮服务业、牛羊规模养殖业、皮毛加工贩运业“三大富民”产业,积极开展全民创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止目前,全县发展清真餐馆经营8621家、宾馆服务405家,从业人员达4.9万人,创收入3.15亿元。共发展规模养殖户13866万户,养殖专业村85个,牛饲养量达到15.4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5.6万只。共引进皮毛加工龙头企业6户,规范组合皮毛货栈43家,发展皮毛加工502户,皮毛贩运2261户。实现大学生域外就业186人,新建劳务基地25处,全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四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县财政连续3年投资3500多万元,新建农田道路5000多公里,全县农田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梯田化率达92%,随着连五梁、刘堡梁、平安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富川水源工程的全面建成,全县安全饮水到户率将达到91%。

  五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确定1个省级、8个市级、51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村40余个,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张川镇袁川村等5村新一轮片带规划编制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实施。

  六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编制完成了六盘山片区张家川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亿多元,实施整村推进40余个、整乡推进6个,建立种养殖基地2000亩,推广新品种8万亩,培训5000多人(次),完成贫困户“两后生”技能培训3060人、贫困户普通技能培训2500人,为2000名中高职学生每人发放补助1500元。2.31万绝对贫困人口解决温饱,12个重点贫困村稳定解决温饱,贫困面下降到36.98%。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形成了“清真餐饮”、“民族家政”等特色劳务品牌,五年来,预计共输转劳动力60万人(次),年均创劳务收入3.3亿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群众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摄影相关图片
清水县第五届轩辕文化节(图) 天水在线航拍凤山风景区(图) 2015(乙未)年伏羲大典(图) 2015年伏羲大典之乐舞告祭篇 2015年伏羲大典之敬献花篮篇 2015年公祭伏羲大典全景图 天水端午节龙舟大赛掠影 2015天水端午节龙舟大赛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