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走基层】大阳村 新常态下绘就农村发展新蓝图(图)
(2015-5-18 11:25:45)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李莹娟  打印本页

  5月14日,初夏时节,艳阳将大阳这个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部的文化之乡照的格外灿烂,在村支书杨峰的带领之下,笔者来到位于大阳乡中心的大阳村看到,通村的硬化路平整笔直,新栽的塔柏国槐绿意盎然;翻修一新的文化广场里,乘凉的老人有说有笑;粉刷一新的大戏台和周围人家和谐共存,村头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花卉基地花团锦簇,人头攒动;蔬菜大棚果蔬翠绿,养殖基地牛羊欢唱,一副新农村的多彩画卷将新大阳的美丽雏形一点点的展现在笔者眼前。

  项目建设孕育新农村发展雏型

  “别看我们的新农村起步晚,但是我们起点高。我们的新农村是由天水市建筑设计院统一规划设计的,由秦州二建建筑公司负责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成全乡、甚至全县一流的新农村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刚到新农村建设场地,村支书杨峰就对笔者说道。

  今年45岁的杨峰有着农村人的朴实和憨厚,也有着作为村支书的稳练的气魄。担任村支书两年来,将全部心血倾注在村里的事务上,带领村班子成员始终将如何让一方百姓富裕起来作为头等大事,积极争取各类项目,上下有效衔接,让村容村貌整个焕然一新。乐于助人,为人正直的他在村上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如今,新农村、村级活动场所、通村桥三大项目同时进行,他一得空便往工地跑,亲自督促工程进展和监督工程质量。

  “这批新农村主要是安置2013年6.20强降雨受灾的59户345名群众。目前已经开挖30户,每户的院落总面积达189平方米,可谓庄稼人的小别墅。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夏草对大阳村新农村建设一直很重视,多次嘱咐我们乡村两级一定要保证质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真正实现民有所居,居有所安。”杨峰带着我们边看边介绍。

  “现在村委会也建在新农村旁边,估计5月底前就全部竣工了。6月份县上要开全县的村级组织活动现场会,到那时我们大阳村一定会让所有到场的人眼前一亮的。”杨峰坚定的眼神似乎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看这是我们村的第二座桥,村上已经择好吉日,再过几天这座桥就要架桥面了,5月底估计就可以通车使用了,这座桥通车后,将在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搬迁点的群众出行问题。”顺着杨峰指的方向,笔者看到了桥体已完工,后续工程仍在加紧继续。

  据了解,此次新农村建设项目是2015年易地扶贫搬迁暨新农村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达1000余万元,计划11月份建成入住;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276平方米,建设资金则是由争取到的市财政8万元、市卫生局10万元和县委组织部10万元共同承担;通村桥梁属于市发改委的以工代赈项目,该项目建设资金40万元。

  “项目的争取不易,要真正建好和建成更加不易。夏县长多次的关心和嘱托让我觉得肩头的责任更重,我们一定要让大阳这块风水宝地真正发挥作用,让大阳村的中心地位凸现出来。”杨峰坚定的说。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下的新型产业链

  到了大阳村,就不得不看看县域内首个以绿色无公害蔬菜为基础、以畜牧养殖为龙头、以花卉培育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基地——云鼎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壮大,该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使整个产业链年收入超过200余万元,蓬勃发展的经济产业链有效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我最近又流转了十几亩地,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还种了1000株大樱桃,三年后可挂果,到时候估计又要雇人帮忙了。”在找到产业和市场的契合点之后,云鼎苑负责人杨庆喜想着继续做大和做强自己的产业,带动村上更多的人走上小康之路。

  在云鼎苑的示范带动下,村主任杨小文也开始探索种养加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起先经营砖厂的他在2010年流转土地50余亩开始大件蔬菜大棚种植蔬菜,受化肥等成本制约,2013年,他又把羊加在了自己的产业链之中,投资30万元养了100多只羊,并对羊只进行冬夏分季节圈养,羊粪转化为肥料,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为了种植无公害蔬菜大大提供了方便。

  走近蔬菜大棚,阵阵绿意迎面扑来,西兰花、卷心菜、辣椒、葡萄等各式蔬果长势良好。晚饭时间到了,打工的村民陆续从花卉基地、蔬菜大棚里走出来,带着满足的微笑赶回家做饭。

  “杨庆喜、杨小文都是我们村的致富能人,创业带头人,可别小看他们的基地,就近解决了村上好几十号人的吃饭问题呢,他们当中,有临时工、长年干的工人,还有技术人员呢,工资也不等。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谁不乐意?”杨峰似乎总是把村上人的发展问题挂在嘴边。

  乡风文明给力人居环境建设

  回到村里,村头的文化广场上,伴着曼妙的音乐,一群黑衣舞者忘我地扭动着,她们的动作可能并不华丽,但在大阳村这个宁静的村庄里,她们的表演每天都会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看,这就是大阳村黑玫瑰广场舞队。

  茶余饭后,村上的人们聚在一起,尽情的释放着劳动的疲惫,快乐的歌舞让这个文化村显得分外和谐。

  有队员告诉笔者,她们刚开始跳广场舞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场地,大家也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她们,但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村里平常也没什么文化娱乐项目,她们跳广场舞不但能够锻炼身体,而且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以大家都很支持她们跳下去。村上还有一个30多人的秦腔艺术自乐班,得空的时候大家还会利用这个文化舞台来唱秦腔、唱民间小曲,展示一下大阳人的精神面貌。”杨峰如是说。

  杨峰告诉笔者,近一两年,依据大阳村村情实际,村班子创新工作思路,以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工作方法,大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争取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11.5万元,翻新了文化舞台,美化亮化文化广场;筹资2万余元,干群合力,在龙黑路至庙门共栽植塔柏100余株,绿化美化了环境;筹资16万元,完成了村庄美化亮化3000平方米;村上还制定了农村低保户划段包干责任制,坚持每周清扫卫生2次,清理垃圾3余吨,形成了环境清洁化长效机制,彻底改善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象。

  “多亏村班子的领导,让我们这些妇女有了活动场地,让自己的爱好有地发挥,也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和支持,我们更加有信心将舞蹈队伍继续扩大,继续跳出我们农家人的热情和特色。”黑玫瑰的队员李红霞说道。

  秦腔自乐班、广场舞等各类文化活动处处昭示着这个小村庄的勃勃生机。据了解,黑玫瑰舞蹈队,这支农家人自己组成的舞蹈队已经被多家文化团体应邀演出,并多次获得奖励,自乐班也经常和县上的一些秦腔文化团体交流演出,浓浓的文化氛围让这个文化村名副其实。

  乡风文明祥和,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良好,村貌整齐整洁,社会化保障体系健全,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新常态下,大阳村村支两委务实进取,带领全村人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快速致富,绘就了新时期新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不仅走在了大阳乡发展的前列,更为整个大阳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摄影相关图片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图) 红腿鹬鸟做客天水湖(图) 聚焦连翘花海(组图) 春满卦台山(组图) 烟铺大樱桃花开正盛(图) 水帘洞2015年春游庙会(图) 相约绿色两当(组图) 天水:你梦中的桃花源(图) 烟铺大樱桃含苞待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