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走基层】腿残志坚的养殖带头人马有旦(图)
(2015-4-30 15:23:05)  来源:武山县新闻中心 作者:李莹娟  打印本页

  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闫家乡车古村有一位身残志坚、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他通过自身努力,坚持养牛,完成了人生的一次次精彩逆转。让自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同时也点亮了村里其他贫困户的致富梦。

  他就是马有旦,一个车古村地地道道的农民。

  通过多方打听,笔者在张家川县畜牧养殖园区找到他,当时他正在给牛添加饲草。20多头牛在他的精心喂养下,一个个毛色发亮、膘肥体壮。

  看着眼前这个憨厚务实的中年人,谁也没想到马有旦的右腿安装的是假肢。通过和他的简单交流,笔者得知1988年,因煤矿上的一场事故,让在矿上打工的他失去了右腿。然而,不服输的他并没有因自身的残疾而倒下,相反的,他依靠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在养牛上琢磨了起来。

  “当初,失去右腿之后,我曾一度很灰心,觉得自己头顶的天都要塌下来了。咱是老农民,没有文化,脑力劳动做不来。可体力劳动,咱这身体条件,人家也不用。”说起这话,今年48岁的马有旦长长的叹了口气。

  “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我们生活在山里,山里其他的没有,草漫山遍野都是,这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啊!我自己本身就很喜欢牛,后来就想到自己为什么不养牛呢?那时候我们村里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家家户户都养牛、养羊,别看我这样,可以说我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养牛的人呢!”马有旦脸上泛着光说。

  山里养牛也有好多好处,基本上大半年的时候我们会把牛赶进山里放养,牛儿吃的舒心 ,我们养的也舒心,因为饲草料我们根本不用愁,我自己会骑摩托车,便隔三差五的去看看。从最初的一两头,慢慢的扩大到如今的20几头,养的时间长了,跟牛儿熟了,也就能摸来牛的脾气、习性了。现在养殖、防疫都是自己一手包办,马有旦完全成了一个专业的养牛人。

  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在创业致富的路上,马有旦可谓走得异常艰辛。从最初的一个意志消沉的残疾人,到如今踌躇满志的“养牛人”,马有旦在摸索中没少栽跟头。所谓天道酬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多年的摸索,马有旦成了村上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几年过去了,他靠实干精神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也从养牛中尝到了甜头。

  “后来,靠着自己的积蓄,我安装了假肢,结了婚。如今也有了孩子,孩子可不能再像我一样啊,再不能吃没有文化的亏了。”说起没文化吃的亏,马有旦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仍让他心里不是滋味。“当初在外打工,有回在外上厕所,门都不认识,被人家领进去,还收了我五块钱,没文化真的吃亏不浅啊!”

  “如今我在城里养牛主要也是为了娃娃上学方便,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娃娃以后能够有出息。”马有旦对笔者道。

  “等过完四月八,我还是打算把牛赶进山里养,毕竟山里养成本要低的多。让媳妇和娃娃在城里待着,媳妇现在也在城里干活,烤馍馍卖,家用没有问题。”

  乘着陇东南畜牧大县的东风,东部地区被张家川县列为基础母畜繁育基地,牛羊养殖业也成为三大富民产业之一。听马有旦说,借助县上的养殖扶持政策,前年县上投入6000元,自己投入6000元新建了两个24米长的牛棚。养殖规模也慢慢地扩大了,最多的时候家里养了30多头牛。因为自己养牛规模大,养的好,他还受到了县上的奖励,得到了10000元的残疾人自主创业奖励金。

  “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情,只要你踏实肯干,就能走上致富路。”马有旦对一些身体健全,好吃懒做的人很是反感,“我不仅要自己发展,并且也要带动其他的农户致富。”马有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看着自己养牛慢慢地富起来了,房子也盖上了,家里生活也好了。村里其他人也都加入到养殖这个行业里来了,至目前全村牛存栏达840头,5头以上的43户,10头以上的26户。 如今,养牛成为车古村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关山脚下,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将赶着牛羊奔向小康!

摄影相关图片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图) 红腿鹬鸟做客天水湖(图) 聚焦连翘花海(组图) 春满卦台山(组图) 烟铺大樱桃花开正盛(图) 水帘洞2015年春游庙会(图) 相约绿色两当(组图) 天水:你梦中的桃花源(图) 烟铺大樱桃含苞待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