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走基层】从授鱼到授渔,庄河村起变化(图)
(2015-4-24 10:30:05)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顿映杰  打印本页

  白墙红瓦的小洋楼依山傍河而立,整洁宽敞的扶贫连心桥通到村口,宽阔平坦的通村路直通家门……4月19日,当笔者走进张家川县木河乡庄河村时,眼前被一幅诗意、富裕和谐的山水栖息之地所留恋。

  庄河村作为张家川县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156人,耕地面积2324亩,人均1.1亩,目前,全村有贫困户110户,贫困人口511人,贫困发生率23.7%。

  “下大力气让群众的钱袋鼓起来,下真功夫让农村的面貌靓起来”成为新时期庄河村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刚刚过去的2014年,对于庄河村群众来说,是鼓起钱袋走上幸福生活的一年,曾经因为缺少启动资金的村民马均凡,如今已借助扶贫开发的各项贷款建起了5做蔬菜大棚,村民陈占海则借助扶贫贷款盘活皮货店,干起了皮毛贩运业……村上很多贫困群众收获了扶贫带来的实惠。这一年,庄河村群众随着精准扶贫的脚步走得越来越实,贫困山村不在贫困,面貌发生着巨大变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庄河村紧盯全县三大富民产业发展大势,抢抓扶贫开发的良好机遇,让畜牧养殖、皮毛返运的产业链在各项扶持下遍地开花,致富奔小康。

  “穷,走到这一步,都是死守出来的,越等越穷!”这是张家川县木河乡庄河村农民马骁养鸡一路走来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马骁在他的养殖大棚里日日夜夜,从不间断,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用他的话说,忙的时候,抓鸡粪就像抓泥一样,这都不算苦。马骁说;一天晚上12点左右,接到一个催款电话,借主要求次日必须还清,那一夜我打了一夜电话也一直坐到天亮。穷日子熬不下去,我到处请教,书籍阅读,翻阅资料,邀请相关专家现场讲解等等学会了养鸡、会养鸡,养好鸡的方法和技术。到今天3000只家养规模形成,供应县城白马大型超市,供应素夫、小红、山山等县城5家大型蔬菜超市、供应龙山镇3个小型糕点房,年效益10万元左右。

  谈起起初为养鸡借钱的事,马骁鼻子总是一酸,他是2012年修建起鸡棚,到2013年,养殖规模就已经达到户饲养3000只,而且从银川、吴忠等地负责选种,一开始估算用地投资6万元,建棚需25万元。我是逢人就借钱。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妇女小额贷款政策、扶贫帮扶政策扶持,我可能走不了这么远。扶贫资金的到来不仅给了我信心,也成为我有继续实施发展养鸡产业的精神理由。随着张家川精准扶贫的工作在庄河村的推进,马骁的日子开始发生变化。

  庄河村党支部书记马继东说,道理其实很简单,致富是我们的目的,各项帮扶是手段,扶贫救助只能缓解眼前的贫困,却不能长久脱贫,如果想有钱使、好日子过,就要掌握、懂得、致富的方法。

  “刚开始我也没文化,不懂行情,只是采购,不知道皮毛返运的生产加工流程,单一的采购,贩卖,能赚钱只是微量的。”庄河村一组陈占海告诉笔者,现在我经常请教因皮毛返运致富的村民,受到各项扶贫的帮扶,小额贷款也相继落实,我的生意越来越火,皮毛货栈也开起来了,通过皮毛返运我的车、房一应俱全。陈占海说,原来只是等靠要,现在只要有行家能手引导,我要发展更大的产业。

  源成皮毛货栈的陈占海,今年41岁,是木河乡庄河村二组人,他告诉笔者,他已从事皮毛贩运20多年了,一年能收入十万元左右。他去过河北、西藏、新疆、温州、内蒙古、青海、宁夏、四川、山东等好多个地方。就像他说的皮毛返运不光养活自家人,还养活着那些剪毛的妇女,她们每天都在他的皮毛货栈里,几乎都能挣到一百多元。

  陈占海说,世间事、做于细、贵坚持。现在交通道路好了,信息也灵通了,政策也好了。县上高度重视皮毛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定的扶持政策,只要我还继续干,就能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脱贫致富并不遥远。”

  “像陈占海这种情况,只要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帮扶,帮助他们走,走对路子,找准脱贫关键,致富不是问题。”县扶贫办负责人如是说。

  面对扶贫攻坚现状,张家川创造性地提出了“3631”扶贫攻坚工程,以10.8万贫困人口为扶贫对象,通过走精准扶贫的路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开发格局,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水平,为实现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摄影相关图片
秦安何湾桃花景观(图) 红腿鹬鸟做客天水湖(图) 聚焦连翘花海(组图) 春满卦台山(组图) 烟铺大樱桃花开正盛(图) 水帘洞2015年春游庙会(图) 相约绿色两当(组图) 天水:你梦中的桃花源(图) 烟铺大樱桃含苞待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