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走基层】闫家乡丁河村易地扶贫搬迁侧记(图)
(2015-3-26 15:13:05)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顿映杰  打印本页

  搬出大山天地宽

  ——张家川县闫家乡丁河村易地扶贫搬迁侧记

  阳春三月,当漫山遍野的新芽正待绽放,当辛勤耕作的农户深入田间地头的时候,笔者悄然的走进闫家乡丁河村时,春季里的丁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显得格外整齐、漂亮。

  张家川县闫家乡丁河村,是一个1325人的山区贫困村,生存条件恶劣。面对笔者的采访,丁河一组的马克利目说出这样一段话让我们惊异,在石沟里小麻子山里,山背后住着连他家一共5户人,有房无院墙,有土有石、有树有山就是无路,山大山深,就是想盖新房子也是束手无策,修房子的砖、材料根本运不进来,尽管政府扶持多年,但还是脱不了贫。

  在扶贫移民政策的帮扶下,整个村即将要搬到交通便利的地方,村民们要住上了从没住过的小“别墅”了。村民马意思麻说:“两个儿子在外地打工,一个女儿出嫁了。除回村里种地,农闲时还在县城打零工。打工、种地,再算上国家给的种粮直补和退耕还林款,一年收入近万元,这是我们草眼里人祖祖辈辈连梦也梦不到的!”

  丁河村有8个村民小组275户1325人,耕地面积3990 亩,2012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2350 元。全村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属闫家乡贫困村之一。

  丁河村党支部书记说,丁河村草眼里组共有群众80户,529人,该组在全村来说,属最困难、居住条件最差的一个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仅在1500元左右,在近几年以来,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该组群众多次向闫家乡党委、乡政府提出申请,要求搬迁,尤其受2013年6月24日至7月22日以来暴雨灾害的影响,草眼里组的群众受灾严重,群众一致强烈要求搬迁。

  后经多方深入丁河村实地察看灾情,科学选址,在丁河村六组的川地里建设新农村,乡上和群众多次协商同意,征地41亩,通过县建设局初步规划,丁河村易地扶贫搬迁项在2014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丁河新农村现处于后续绿化和附属工程建设中。

  据村民钱文清说,新建的丁河新农村共入住80多户,今年年底全部入住,涉及一、六、八组群众近400人,他又说,该村新农村独特处还自带污水处理排放功能,整体建筑结构为一厨一卫,二室一厅,约100平方米大小。整个建设过程、交款、抓房号都是通过村上的理事小组监督完成,实现了阳光运行、阳光监督,搬得出,稳得住。

  “现在好了,养牛门口有草坪,养羊县乡支持,交通便利,借助“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村”的打造优势,我计划搬进去后发展规模养殖。”村民马金生说。

  闫家乡政府负责人说,贫困山区整村易地扶贫搬迁,既加快了城镇化建设,又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机遇,整村搬迁腾出的土地大多是连片的、大面积的,可以流转到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经营。

  近年来,张家川县始终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严格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总体要求,以有利于搬迁户的长远发展为根本出路,综合考虑山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优化配置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采取整体搬迁与集中安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并通过配套建设道路、电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能源、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落实土地、户籍、就学、就医、后续产业发展等配套政策,有效地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极大地改善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张家川县先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3个,搬迁困难群众718户399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张家川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计划投资9530万元,涉及6个乡镇和7村共计596户,惠及3523人。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十大古街区(组图) 春到天水 玉兰花开(图) 让我带你看天水的“颜色” 天水就是这么“任性”(图) 正月十五的伏羲城人山人海(图) 乙未年春祭伏羲氏典礼(图) 春祭伏羲氏之迎献饭仪式(图) 伏羲庙举行开山攒神仪式(图) 春祭伏羲氏之迎神仪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