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张家川“花儿”唱红天水市龙城广场(组图)
(2015-3-2 11:31:18)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顿映杰  打印本页

  3月1日下午,农历正月十一,艳阳高照,春暖大地,正当全市人民徜徉在欢度春节的喜庆之时,由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天水市2015年春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张家川“花儿”专场在天水市龙城广场浓情上演。

 

  据悉,从正月初九至十一为天水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分别是秦安小曲、天水小曲、黑社火以及张川花儿等,“张家川花儿”专场演出是天水市组织的春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第四场演出,张家川专场展演节目共有14个,节目内容以花儿为主,通过合唱、对唱、独唱等形式,漫出一曲曲优美、纯朴的张家川“花儿”,为节日中的天水增添了欢乐喜庆的春节氛围,也为市民捧出一道道精神大餐,上演了一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宴。

  小合唱《欢迎你到张家川来》以欢快的节奏、流畅的格调,表达出张家川33万回汉儿女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人文情怀;花儿对唱《五更月》是张家川回汉人民用来歌唱自己的生活、劳动、爱情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情感真切、乡土气息浓郁的特点;独唱《花儿美》唱美张家川,美不美张川水,美不美张川花,花儿一漫、花儿红遍,预示张家川人民日子和和美美;独唱《毛毛细雨里抓蚂蚱》语言幽默、诙谐,来源于广大老百姓口头号子,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过程中抒发生活幸福,日子敞亮。对唱《月下情歌》节选自大型音舞诗《关山月》选段,此曲让人魂牵梦绕,尕妹妹,小阿哥男欢女爱。其原型为张家川劳动情歌,含蓄的通过对唱男女互诉衷肠,暗诉相思,将日日夜夜的想念通过圆树梁、星星、日头、月亮、刺玫花等意向完美再现少男少女真挚无暇的爱情。

  张家川“花儿”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省市、县地方政府的保护,作为挖掘和保护单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现有花儿作品、做好传承和发扬的作用。就在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张家川“花儿”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县文化馆馆长李霞说:这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张家川花儿专场的成功演出对宣传和推介张家川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张家川“花儿”有直接表达相互爱恋的、生活哀怨的、男女互诉衷肠的,是回汉人民群体历史渊源、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文化表现形式。

  “今天的场面太火爆,人山人海,围绕在花儿的世界里,我是张家川老百姓,听到广场在漫花儿,我放下了手中正待加工的炒面片,钻到人海里,享受着家乡的美。”在现场观看演出的天水市伊斯玛面馆经理张召生这样告诉笔者。

  一位在政府工作赵先生说:今天漫出的一首首花儿,是抒发老百姓田间地头感情的情歌,表达着张家川人民淳朴、勤劳、善良、含蓄独居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凝聚着张家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之情。

  独唱《日头上来红似火》原唱杨国祥,一个张家川县恭门镇付川村的普通农民,20多岁就迷恋上唱歌,特别钟情于张家川土生土长的花儿,由于他对张家川花儿的起到了传承和保护,2009年他也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首个张家川花儿传承人。

  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张家川花儿的抢救、整理与创作,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提出了一整套保护措施,先后搜集整理出散落在全县各地的花儿共150多首,创作出了《夸张家川》《爱死人的张家川》《张家川扶贫歌》《花儿赞恭门》等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的“花儿”新作品。

摄影相关图片
冰天雪地练瑜伽(图) 聚焦麦积山雪景(图) “四九”寒天桃花开(图) 走进武山蔬菜科技园(图) 天水湖上白鹭舞翩跹(图) 葫芦河生态公园 渭河风情线 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图) 石门秋色醉游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