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绚丽张家川】新农村建设“内外兼修”焕新颜(图)
(2015-1-14 11:03:25)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沈维民  打印本页

  开栏语:2014年,张家川县围绕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的工作主线,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近期,张家川县新闻中心将推出《绚丽张家川》系列报道,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张家川县2014年在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富民产业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进一步激励全县上下为实现张家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再创佳绩。

  张家川新农村建设“内外兼修”焕新颜

 

  “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们这个山旮旯会有今天这个样子,以前村里交通闭塞,环境脏乱差,是有名的穷村子。自从搬进新农村以后,交通便利,环境清洁,生活比原来舒心多了。”提起农村的变化,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乡刘堡村村民晋宽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昔日过着“收入靠种田,养鸡换点零花钱”的贫困生活的刘堡村,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惠民政策的综合实施,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堡村有今天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打了基础,一事一议项目推了一把。”村支书刘万有说。

  近年来,张家川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不断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注重培育农村特色产业,通过“内外兼修”,让乡村焕发出了新容颜。

  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张家川县胡川乡结合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乡容村貌焕然一新,一个交通便捷、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城镇正在逐步形成。平坦的水泥公路,宽敞的健身广场,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二层小阁楼,幽静雅致的农家小院……如今,行走在张家川县广袤的农村大地上,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新农村画卷美不胜收。

  该县把村庄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认真贯彻实施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在巩固提升仓下—张棉、马河—县城两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的基础上,围绕打造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村3个、环境整洁村20个的年度目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县财政在继续投入1000万元支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基础上,提出“2544”建设机制,计划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实施5个省市级示范村的农户院落硬化、危墙改造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截至目前,全县已在5个示范村硬化小巷道3.82万㎡、院落1097户16.94万㎡,改造危墙213户4350米、危房133户。围绕实现示范村庄庭院全绿化、房前屋后全亮化、村庄环境清洁化目标,动员群众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当中。止目前,5个示范村共栽植绿化苗木1.7万株,美化亮化10.46万㎡、铺设彩砖5800多㎡、安装太阳能路灯168盏,清理“五堆”400余处、水渠3000多米。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健全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了区域内保洁工作。通过整治,示范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恭门镇付川村文化广场的小戏台上,隔不了几天就会挤满了前来观看付川小曲表演的村民。“别看演员们大多是当地的土把式,但唱念做打有板有眼,令台下观众大饱眼福。”村党支部书记付安国说:“自从村里修了文化广场、硬化了广场院落,搭建了戏台,村民就经常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有唱小曲的、有吼秦腔的、有跳舞扭秧歌的,大家的农闲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据了解,目前该县有200多个行政村建了文化广场、戏曲爱好中心、小戏台等文化场所。

  张家川县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成立了龙山镇文化交流中心、龙泉艺术团、连柯文化交流中心、张家川县秦腔艺术协会等自办文化社团,每年利用各类节日,举办秦腔表演、送文化下乡等多种文化交流活动。根据《全省“乡村舞台”建设方案》,上半年试点建成以张川镇中街村《民族舞蹈队》和龙山镇官泉村《龙泉艺术团》等为主的15个行政村“乡村舞台”,下半年推广建成以马关乡上窦村《秧歌队》、张家川镇西城社区《秦腔艺术协会》、平安乡磨马村《磨马刺绣》、胡川乡宁马村《回族花儿表演团》等60个行政村的民间自办文化社团,这些乡村舞台的建设和社团的创建既发挥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传帮带作用,又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对培养农民群众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乡镇一级都建了综合文化楼,配备了多媒体、书籍、乐器、健身器材等,行政村建了农家书屋和村文化活动室,一个覆盖乡村,包含广电、图书、文艺、体育等多种文化设施的立体文化网络日趋完善,村民真正成为了乡村文体舞台上的主角。

  特色产业促农致富

  “人居环境变舒适了,文化生活丰富了,还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培育特色产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龙山镇韩川村党支部书记马小琴说,“韩川村现在有三分之二的人全家出去开牛肉面馆了,牛肉面制作速度快、成本小,能挣钱。”通过政策引导、品牌带动、鼓励扶持、健全机构等一系列措施,张家川人在外地的清真餐饮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数以万计的张家川人在北京、上海、武汉等20多个大城市,苏州、青岛、十堰等200多个中小城市开设清真餐饮店8821家、宾馆603家,两项合计年创收8.4亿元。

  闫家乡车古村地处关山林园区,地多人少,是张家川县东部贫困村之一,由于草资源丰富,被列入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村。村民马建康去年千方百计筹资230多万元,流转土地6亩,搭建圈舍2幢,购进基础母牛40多头,扩大了自己的养牛场,现已发展到96头。张家川县紧紧围绕建设陇东南畜牧大县的目标定位,把发展牛羊规模养殖业作为全县三大富民产业之一,在成功获得“全省肉牛产业大县”称号的基础上,提出争创国家特色肉牛产业大县发展目标。走进现在的张家川,一个个新建的养殖基地里,牛羊满圈;一个个交易市场内,南来北往的商贩络绎不绝。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张家川县还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村建设,对农村环境和绿化美化等方面工作进行跟踪督查指导,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力求在项目建设有新突破,产业发展有新进展。围绕富民强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兴资办企、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收入,为实现农民安居乐业、农村全面进步,推进张家川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注入了活力。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湖上白鹭舞翩跹(图) 葫芦河生态公园 渭河风情线 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图) 石门秋色醉游人(图) 深秋的麦积山多彩多姿(图) 走进古坡赏秋雪(图) 航拍武山水帘洞 关山秋正浓(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