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富民产业】“四大工程”助推张川畜牧业科学发展(图)
(2014-12-11 9:19:44)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马德海  打印本页

  近年来,张家川县坚持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和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大力实施基础母畜繁育、饲草料建设、疫病防控、集中育肥加工“四大工程”,积极助推全县畜牧业跨越式科学发展。

  基础母畜繁育成效明显。今年张家川县在25个东部基础母牛繁育示范村组建了畜牧产业扶贫发展互助协会,每村注入100万元互助资金。起初在龙口、车古、磨马、赵湾、阳坡、东峡等6村先行试点,养牛户通过加入互助协会,申请互助资金购进能繁母牛,目前能繁母牛基地建设完成投资3700万元,引进良种基础母牛2060头,示范区内存栏基础母牛达到了4.5万头。

  饲草料基础逐步夯实。张家川县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资金监管,确保草原生态补奖资金、物资及时发放到位。同时大力开展人工种草,目前完成饲草种植7.6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1.8万亩,建成千亩紫花苜蓿集中连片示范点3处。积极推广饲草青贮氨化,年建设青贮池50000立方米,青贮秸秆30000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50 %以上,提高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加强。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技、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24字方针,全面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度,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98%以上,截至目前共用13种疫(菌)苗免疫注射各类畜禽78.55万头(匹、只、次)。同时,不断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和畜产品安全保护力度,加大动物疫病排查力度,严把产地、市场、运输、屠宰等环节,有效防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了畜牧业生产健康安全。

  集中育肥加工能力全面提升。牢固树立科技创新理念,坚持“引育繁”相结合的方针,引进优良品种,杂交改良地方品种,确保畜禽集中育肥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结合东部基础母牛繁育示范区建设,已新建车古、杨坡、赵湾、东峡、龙口、南川牛改点6个,改扩建牛改点10个,累计建成牛改点34个,羊改点25个,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培育出的“张家川红花牛”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地标产品,张川县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伊味思”清真牛肉系列产品获得省级知名商标。同时结合畜禽标准化改良点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改良人员技术培训,大力推广黄牛冻配改良、绵羊鲜精人工授精技术,目前全县已完成黄牛冻配改良12775头,绵羊改良8300只,确保肉类总产量达到8659吨,鲜蛋产量850吨,鲜奶产量270吨,畜牧业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湖上白鹭舞翩跹(图) 葫芦河生态公园 渭河风情线 麦积山温泉度假酒店(图) 石门秋色醉游人(图) 深秋的麦积山多彩多姿(图) 走进古坡赏秋雪(图) 航拍武山水帘洞 关山秋正浓(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