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刘沟村“日间照料中心”让农民老有所依(图)
(2014-11-6 10:00:10)  来源:张家川新闻中心 作者:沈维民  打印本页

  【走基层】

刘沟村“日间照料中心”让农民老有所依

  11月4日,笔者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乡刘沟村庄子清真寺看到,七八名回族老人在清真寺日间照料中心悠闲地阅读报纸、翻阅书籍,有的正在喝茶聊天……这是该乡为解决一些孤独留守和腿脚不便老人在聚礼之余有一个休息之地、生活上有所照料,创新形式、大胆尝试,在清真寺试点设置日间照料中心,方便群众的真实写照。

  张家川县大阳乡刘沟村地处该乡东南部山区,距县城25公里,是一个回族聚居村。全村6个村民小组258户13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就有228人,老龄人口占16.9%,每年仅外出务工有600多人,由于这些青壮年劳力外出等各种社会因素,导致该村留守老人数量每年在不断增加,孤寡留守老人基本生活仅限于按时完成部分宗教活动,却没有场所开展文体、谈心、学习交流等活动,在县城敬老院远远不能满足照顾所有老人的情况下,老年人如何安度晚年成为大阳乡政府和刘沟村两委班子心头的一道难题。而刘沟村庄子清真寺“日间照料中心”的出现,让该村老人看到了未来居家养老的希望。

  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做过礼拜功课,79岁的张建恒来刘沟村庄子清真寺“日间照料中心”, 和几位老人围坐谈话聊天。他告诉笔者,儿女都不在身边,家里只有自己和小他两岁的老伴,以前没有日间照料中心时,他感觉有些苦闷,想找几个老头聊会天也不方便。“现在好了,日间照料中心的专用床、桌、椅太舒服了,做完礼拜累了、走不动了,就直接可以在这里休息,还能听到他们几个老头聊天,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好的很。”

  “日间照料中心”阅览室里,几位老人正在看书阅读,并且时不时好像在争论着什么。休息室内,整齐摆放着几张单人床、沙发、茶几等。保健室内还有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身着白大褂的一位乡村医生说:“量血压是免费的,但是治疗得交一定费用。”

  据大阳乡乡长马创成介绍,刘沟村庄子清真寺“日间照料中心”是张家川县首个在宗教场所设置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日间照料中心,一溜平房里,既有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也有保健室、休息室以及聊天室,刘沟村的老年人在这里学习娱乐、互相交流,安享晚年。

  刘沟村庄子清真寺的阿訇陈玉龙告诉笔者:“有了日间照料中心,出去上班打工的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老人的日常生活了,如果老人累了可以去休息室休息,身体不舒服可以去医疗室让医生看病,如果闷了可以聊天交流。如此齐备的设施和周到的服务,不但解决了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问题,而且大大解除了子女们的后顾之忧。”

  居家养老新探索

  大阳乡副乡长惠翼说:“城市日间照料中心设在社区或村委会,但我们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因地制宜,把试点设在了宗教场所。因为考虑到大多数年老体弱者,行动不便,每天可以不去村委会,但每天都会去清真寺。”

  为了有效解决信教留守老人生活难题,乡村两级组织按照“共同协商、因地制宜、先行探索、逐步完善”的思路,通过深入农户调查民意、了解民情、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在宗教活动场所建立日间照料中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了严密论证,为稳步推进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沟村庄子清真寺日间照料中心和互助老人幸福院试点的建立,是与民族聚居区民族宗教活动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为民族地区留守老人在聚礼之余,给广大留守老人提供了互相交流、互相照顾、互相提高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在交流的同时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村上也可以组织老年人议事,对村上出现的矛盾纠纷等问题请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化解。”陈玉龙说。

摄影相关图片
石门秋色醉游人(图) 深秋的麦积山多彩多姿(图) 走进古坡赏秋雪(图) 航拍武山水帘洞 关山秋正浓(组图) 航拍武山大道 俯瞰甘谷城(组图) 天水在线航拍天水湖 “花牛苹果”红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