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记者走进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乡高家村新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建设一新的二层小楼,在秋日的照耀下格外壮美。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项目主体已全部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内外墙的粉刷,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这是张家川县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保障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
刘堡乡高家村新农村是张家川县2014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之一,项目总投资1656万元。高家村距县城约7公里,属城郊村,有5个村民小组,285户1464人,总耕地面积1724亩,村民依山沿河分散而居,是一个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的回族群众聚居村。
高家村新农村建设基本农田176亩,人饮工程1处,道路建设2038米,新建住宅及附属设施120户11978平方米,建设生态环境绿化80亩。项目建设的入住使用将有效解决120户670余群众住房难、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的问题。

住在高家村阴山组村民李海荣告诉记者,高家村分阳山、阴山两大组,阴山组现在居住着110户560余人。一遇下雨天,上学、出行、安全等成了村民的“难肠事”;阴山村缺少地表水,村民吃水靠打井。干旱的年份,阴山组常有“十井九干”的窘况。村民大多都渴望搬迁到安全便捷的地段。
“乡村两级组织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先规划搬迁阴山组靠近山崖的农户。按照当前的进展情况,明年前半年新农村将统一发配到每家每户。”高家村驻村干部撒小伟说,让群众早日入住新农村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刘堡乡副乡长妥宝玉告诉记者,新农村的建成将极大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群众住房从泥瓦房搬迁到二层小楼房,安全住房有保障了;村民将和城里人一样用上方便干净的自来水,打井找水、人挑畜驮的艰辛将成为过去式;孩子也不再为河坝发大水上不了学而发愁。
妥宝玉说,项目启动实施后,群众都很自愿积极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群众“安土重迁”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改变了过去单靠种地谋生的经营模式,有经济头脑的在靠近二级路沿线开个门面,搞清真餐饮、电气焊之类的服务行业,不出远门也能在家门口挣大钱。这也是项目建设得以落地生根、顺利开展的一个内生动力。
2013年全线开通的庄天二级公路从高家村经过,这也为当地群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村民李海荣告诉记者,自己交了10万元,选了靠近二级路的二层楼房。他说,自己以前也从事过电气焊等加工活,对汽车维修也在行,自己盘算着在一楼的门面搞个加工维修的活计,用一技之长来赚钱。二楼三室一厅,一家老小都住的安宁,也住的宽敞。李海荣对新生活有着新期盼新打算。
据了解,今年张家川县分两批启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第一批涉及刘堡乡高家村、张家川镇杨川村、马鹿乡宝坪村、龙山镇李山村、胡川乡仓下村、张棉乡周家村等6乡镇7个村543户3290人。第二批涉及大阳乡陈阳村、恭门镇天河村、马关乡石川村、川王乡关河、连五乡四合村、马鹿乡白杨村等6乡镇6个村368户2193人。目前,11乡镇13村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将有911户5483人喜迁新居,住房难、饮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长期困扰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