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乡大湾村一位村民准备去放牧
6月17日,笔者走进位于张家川县东部的平安乡,这里有县内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有全县最大的林场,群山环抱的平安乡,不论是盘山而上的通村道路,还是村内几米长的小巷小道,亦或是沿着耕地伸展开来的农田道路,都被硬化的平平整整。厚实的路肩,标准的排水渠,让每一条乡村水泥路都成为当地农民开心的源泉。“如果以前你来平安乡的这些偏远村,村民们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又说又笑,因为路不畅,大家心里憋得慌。现在路通了,与外界的距离拉近了,大家的精气神足了,开心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平安乡干部白小芳说。
 平安乡硬化通村水泥路,争取不落下一户人
富与路,几乎就是一对关联词。一条路,将物质、信息、人群,联系了起来。近五年来,张家川县村内道路建设的发展,使一条条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大道,串起了散落的村庄,点缀着希望的田野,承载着农民致富的企盼……
从2010年底开始,在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浪潮下,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出台了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把通村道路水泥化和村内道路全硬化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里,倾力提高村内道路硬化率。

平安乡水泉村的硬化道路
在2010年至2014年的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中,村内道路混凝土硬化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全县大部分行政村都修建起了村内水泥路。期间,细化村内道路硬化的补助标准,将村内道路硬化延伸到了偏远行政村,在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全县各行政村基本全部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我们乡上,目前只有一个行政村的通村道路正在规划设计中,其余7个村全部通了水泥路。五年时间里,全乡从一条水泥路发展成近百条水泥路,这全部要归功于县上的支持。这些钱花到了实处,外界看不到,但是大山里的群众心里暖洋洋。”平安乡党委书记苏红娟带领笔者参观道路时说。
 平安乡梨树村的通村道路
在2010年以来的新农村建设优惠政策中,张家川县委、县政府把农田路改造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惠民工程来抓,每年投入3000万元修建农田路。五年来,累计硬化通乡通村公路近千公里,路总长度超过张家川到省城兰州距离的数倍,通畅率和通达率都达到100%;硬化村内道路500多公里,全县255个行政村,2个林场,3个牧场所的主次干道,全部实现了硬化。同时,坚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划要求修建村内水泥边沟,农业生产道路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平安乡水泉村的村内硬化道路
水泥路的延伸改变了张家川农村的生产生活,也改变了农民们的思想观念。建基地搞养殖,土地流转搞开发,生产生活大变样,家家户户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平安乡马塬村的通村道路
五年来,张家川农村道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农村道路的飞速发展,记录着农村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记录着县委、县政府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记录着党政一班人求真务实、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丰功伟绩。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张家川新农村的小康生活一定会像延伸的水泥路一样向远处延伸。
 平安乡新庄村的通村道路
 平安乡铁古村的硬化道路
 平安乡一处在建通村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