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走基层】张家川县闫家乡马建康的养牛致富经(图)
(2014-4-28 14:14:29)  来源:张家川新闻中心 作者:马德海 窦苗苗  打印本页

  近年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抢抓国家各级政府对养殖业的政策扶持不断加大和市场行情的好转的机遇,结合县情,大力实施“三大富民产业”,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他们利用手中的技术和国家的扶持政策走在养殖业的前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乡亲脱贫致富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马建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既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普通村干部,既是养殖厂老板又是村动物防疫员。他今年39岁,中等个子,为人憨厚老实,在艰苦的环境中用朴实的干劲和灵活的头脑,运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抓住了政策机遇,让他现有存栏牛近百头,固定资产二百多万元。在他自己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车古村大部分养牛户富裕起来。

  4月17日,记者在闫家乡纪委书记李兆珍陪同下,走进马建康的养牛场,来探究他的养牛致富经。

  从闫家乡政府向北进发,然后穿过几个村落,翻越一座山头,便来到了马建康的养牛场。在马建康的指引下我们参观了他的养牛场,只见他一会儿看看饲料,一会儿又摸摸牛身。看上去马建康与它们已经在一起生活久了,彼此十分熟悉,也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这些牛儿十分爱护。马建康说,养牛一定要靠科学,水要清洁、栏要干净,饲料搭配有讲究,冬天要防寒、夏天要降温,场地要经常消毒、粪便得及时清扫,尤其是疫病预防不能放松……从他作为一名村动物防疫员工作者的角度来说,特别是他那专业的语言,一听就知道马建康绝不是一般的养殖户了。

  据马建康介绍,这个场子建于去年4月,当时千方百计筹资230多万元,流转土地6亩,搭建圈舍2幢,购进基础母牛40多头,现已发展到96头。在未建场之前,他家养着30来头,这些牛就分圈在几个地方,每天管理喂养费时费人,到年终收益也不是太好。

  马建康的养牛还得从其父亲的养牛说起。那时候他还小,也不喜欢养牛,更不懂养牛技术,但随着父母的耳濡目染,渐渐地对养牛有了一知半解,到后来在朋友处学习取经,到现在的养殖能手,全村人的致富榜样,他付出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

  在谈到养牛经验时,马建康板着手指娓娓道来,第一是资源优势。车古村地处关山林园区,地多人少,草资源丰富。就如去年以来,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大大增加了养牛成本,于是他就大量收购村里的麦秆、玉米秆作为饲料,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解决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第二是政策机遇。这两年县里将牛羊规模养殖业作为全县“三大富民产业”之一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壮大畜牧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就如我们村现在被列入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村,还建立了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可以对养殖户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帮助,这样就能使更多的农户通过养殖发家致富。第三是支持鼓励。县乡村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多次来我们村调研养殖业,为我们出谋划策,鼓励我进一步做大做强养殖业。去年,县工商局在双联行动中为我的养殖厂免费办理各种证照,并帮助我成功注册红花牛养殖场,使我搞养牛更有信心。第四是科学经验。2006年,我为了挣钱,便外出打工,奔波了近一年时间,仍然没有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样下去,不要说挣钱,恐怕连吃住都困难啊。为此,我向亲朋好友求救,后在熟人的介绍下,便来到新疆乌苏打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认识了一位开办养牛场的哥们,后经他参观了一些现代化的养殖场和了解了许多有关养牛方面的知识。记得当时对自己触动很大,想到自己家里也养着十来头牛,简直跟人家的这管理和技术没法比,若现在自己学会他们的这些养牛技术,何不回家也发展养殖啊,便下定决心虚心学习。我边学习边实践,同时利用该场资源搜集了大量有关养牛的信息和资料,逐步积累了一系列的方法与经验。 比如“年驴月马当时牛”,就是说喂驴要一年才见上膘,养马得一个月,养牛只要喂得好,当时就能上膘。还有“夏天怕遇雨,冬天怕风吹”,养牛必须细心照顾,否则就会影响牛上膘,甚至染上疾病。 

  “一个人富了不叫富,怎样能带动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那才叫本事。”马建康笑称,“我要尽自己有生之年最大的力量来帮助生活在困境中的乡亲们,这是我的责任。”马建康养牛尝到了“甜头”,还不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他的引领带动下,村民黎细目、黎尔萨等几位村民今年加入了合作社,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我今年准备将自家圈里的17头牛搬进新建的牛舍,也申请加入村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随同村主任一起挣钱。”黎文学说。在马建康的示范带动下,目前,车古村存栏10头以上的养殖户就有30多家,养牛已成为车古村的致富产业之一。

  当谈到今后的发展时马建康信心满满地说,为了赢得更多的市场,他决定加大规模,增加投资,把养殖生产标准进一步提高,从县外大量引进好品种,使数量超过100头。同时要做好表率,帮助带领好农户,加强培训管理,做好销售,适时掌握市场行情,使牛生意越来越牛,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鼓。马建康结束采访时笑言,诚信,执着,多学,这就是“红花养牛厂”变大变强所拥有的“成功秘诀”。

  车古村支书杨国珍说,马建康靠养殖走上致富路是我们村的一个典型,也是我们村今后发展致富的榜样。马建康是我村从事养牛的大户,有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同时又热爱着自己的养殖事业,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宣传带动下,车古村和周边的村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养殖行业,他真正的成为了带领大家致富的养牛能手。为此,我们更要充分利用村上发展畜牧养殖业的资源和抓住县上建设东部基础母畜繁育示范基地的契机,用好县上的扶贫资金,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快土地承包和流转步伐,积极种植牧草,引导和鼓励农民入股合作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早日使其全村群众走上致富路。

  闫家乡草山资源丰富,共有草地1.6万亩,人工种草1.12万亩,去年全乡新建养牛场3处,新建养羊场1处,全乡牛存栏5000多头。闫家乡党委书记马建军告诉记者,乡党委、政府提出全乡发展畜牧产业的战略,实现“两人一头牛温饱就不愁,一人一头牛生活就无忧,一人两头牛日子乐悠悠”的发展目标,确定车古、花山、后山等十村为闫家乡畜牧产业片带村,利用十村的牧草资源,采取建立高效优质、标准化的养殖场,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户的办法,实施“四大工程”,在两年之内达到万头牛之乡的目标,实现由农民向牧民的根本性转变。

  据县畜牧局局长铁宝禄介绍,今年,张家川县将以东部马鹿、闫家等6乡镇25个林缘山区村为重点,启动建设东部基础母牛繁育示范区。为了解决养牛资金短缺的问题,县财政计划为每个村注入资金50万元,同时配套扶贫互助资金,力争使每个试点村的互助资金达到100万元,方便贫困村贫困养殖户借贷。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农民收入,全面落实“三免两补一贴一基金”基础母牛繁育扶持政策,通过免费服务、直接补助等形式,鼓励广大养殖户开展肉牛良种繁育基础工作,提升“张家川红花牛”种源供给能力。相信利用3年时间,夯实肉牛产业基础,扩充能繁母牛种群,打响“张家川红花牛”国家级地标品牌,把张家川一定能打造成国家级肉牛产业科技示范县。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 一座宜居宜的城市(图) 卦台山下油菜花盛开(图) 卦台山下春耕忙(图) 净土花开香满寺(组图) 再进平安牧场(组图) 天水湖来了新“客人”(图) 走关山赏春雪(组图) 登石门赏雪景(组图) 麦积山雪景醉游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