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走基层】张家川县农民养牛不再只为耕田(组图)
(2013-12-24 9:52:59)  来源:张家川县新闻中心 作者:马小龙  打印本页

  (资料图:张家川农民在活畜交易市场卖牛)

  12月20日,一场大雪之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乡五星村被皑皑白雪捂的严严实实。村书记白国瑞赶着自家的5头肉牛沿着被雪覆盖的农路朝着3公里外的二级路走去,这两天牛贩子在公路边蹲点收牛,白国瑞打算去探探行情。

  “刚下过雪,路太滑,要不然雇辆农用车直接拉到张川镇去买了。你看这路,这么宽,方便很。”白国瑞说,五星村毗邻张家川五星牧场,户均两头牛的家庭占到全村总户数的80%,以往农机不进田,全凭耕牛把力添,家家户户养牛的目的就是为了那一亩三分地的收成。这两年看着牛价节节涨,虽然眼馋,但是不敢卖牛。

  (资料图:张家川高标准的农田道路,让收割机开进了山区农地)

  自从刘堡乡完成五星梁8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全乡梯田化后,白国瑞发现,村里开始有人卖牛了。原来,农用车、旋耕机、拖拉机、收割机能开到地埂边上了,用牛耕地的人突然就少了起来。“不是说拖拉机手技术好,是因为农田道路修的好。地里能进机械了,人们当然首选机械了。大家都会算账,旋耕机一个小时干的活,耕牛要花半天时间。母牛一耕地,繁殖能力也就下降了。一头牛犊少说6000多元,雇一台机械才花百十来块钱。哪个划算?”白国瑞细数政府打通农田道路后给村上带来的好处。

  和白国瑞有着同样感受的是闫家乡车古村村民马有旦。养着12头肉牛的马有旦,三年前家里只有五头牛,用他的话说就是五头耕牛。这五头牛完全是为了耕地而养的。“那时候农路哪有这么好?没有牛,根本没办法种粮食。那两样,养牛只是为耕地,这话一点也不假!”马有旦对村里通了农田道路一直心存感激。“去年我们村通了农田道路,我马上就卖掉了两头耕牛,换了一辆拖拉机和两头牛犊。车古村草场这么大,只要养牛,就能赚钱。现在养牛就是了赚钱。”马有旦说,打通农田道路后,把牛从耕地中解放了出来,劳动强度减小许多,牛的毛色、肉质、繁殖能力等有了明显变化,牛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

  (资料图:农机在连五梁苜蓿地收割苜蓿)

  自从嘉禾草业公司在张家川西部川区落户以后,生活在西部山区连五梁一带的农民开始有了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昔日养牛为耕地,今日耕地为养牛。因为打通了农田道路,农机能够在连五梁一带近千亩的土地上耕作,成片成片的紫苜蓿开始漫山遍野的绽放,收割机、打捆机、旋耕机这些以前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张家川西部山区的农机,在牧草收获的季节,自由驰骋在祖祖辈辈用牛耕地的农户面前。

  (资料图:农机开进山梁上的农田后,农民秋覆膜积极性也提高不少)

  自从铺膜机能开进自家的农田后,让大忙人闫亮亮轻松不少,也让他家的两头耕牛劳动强度减少了许多的。大阳乡闫庄村的东山上有闫亮亮家的2亩地。每年到了顶凌铺膜的时候,闫亮亮总是要花近三天的时间来铺膜,两头在冬季养的肥壮的耕牛,因为大量出力,在春季又变瘦了。闫亮亮眼看着山下同村的人在半天时间里用铺膜机就铺好了地膜,自己却只能赶着耕牛平整地。不曾想,去年下半年开始,大阳乡打通了全乡的农田道路,今年秋覆膜时,闫亮亮家的农田里也能开进农机了。“赶紧把两头耕牛卖掉,换好品种的牛养,品种越好,越赚钱。”农机开进自家地里的当天,闫亮亮就激动的和妻子讨论起养牛挣钱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张家川投资近3千万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农田道路近4000公里,使全县15乡镇255个行政村打通农田道路1502条,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机使用率,极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摄影相关图片
赏雪水帘洞(图) 清水县贾川乡梅江村(图) 麦积山2013年的第一场冬雪 金秋十月赏红叶(图) 石门秋景(组图) 走进“辣椒之乡”(图) 走进丰望苹果园(图) 初秋走草川(图) 《轩辕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