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除险情 四抓保稳定
——闫家乡全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6月20日至7月25日,闫家乡全境遭遇连续强降雨,尤其是受7月22日地震灾情影响,全乡灾情进一步加剧。灾情发生后,闫家乡根据受灾情况多次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全面落实县上提出的“四包三定三保”责任制,并提出“抓宣传,强意识、抓排查,除隐患、抓作风,靠责任、抓抢修,保设施”的“四抓”防汛工作思路,确保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抓宣传、强意识。在灾情发生后,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开展防汛救灾知识的学习宣传,要求乡村两级干部认真学习有关防汛减灾的各类知识,在各村利用召开群众会议、聚礼日、广播等宣传工具,向群众宣传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共召开群众会议23次,书写张贴宣传标语85条。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让群众真正认识到灾情的严重性,增强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意识,为我乡顺利开展防汛减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抓排查,除隐患。确保每村有一名科级干部为组长,两到三名一般干部为成员的险情排查工作小组,对全乡境内的险情险段进行全面排查。全乡14个村43个自然村粮食作物受灾五成以上面积8869亩,其中小麦受灾面积4900亩,蚕豆受灾面积1824亩,胡麻受灾面积2145亩,损失256.7万元;道路塌方、溜方,损毁14处, 6.13公里,水利基础设施损坏堤防3处,175米;受损桥涵14座;形成危险路段31处、滑坡点32处、危险桥涵13处、倒塌房屋95户373间,同时对全乡的土坯房进行全面摸底登记,排摸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土坯房共有2463间,615户,工作组及时向农户发放危险告知书,并及时组织转移到安全地带,指导群众做好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工作,目前,全乡共妥善安置转移群众127户,587人,发放救灾帐篷32顶,集中安置群众13户65人,确保无一例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三是抓作风,靠责任。乡党委、政府将全乡干部认真组织分组排班,确定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负全责,党委班子成员及站所主任、一般干部轮流值班,确保24小时值班责任制落到实处,要求乡村两级干部一要消麻痹大意的思想,将全乡的工作重心转移到防灾减灾工作当中来;二要严防死守,细查实摸,将“四包三定三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三要严明组织纪律,在防灾减灾期间,干部一律不得请假,确保防灾减灾工作尽然有序的进行。通过有效的工作方法,全乡干部能够全员到岗,尽职尽责,基本做到了五个保证,即保证灾情第一时间统计上报,保证全乡受灾群众妥善安置,保证全乡交通正常通行,保证全乡社会稳定,保证整个救灾网络正常运行。
四是抓抢修,保设施。面对全乡灾情的严峻形势,乡党委及时与“双联”单位联系,积极行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群众生产自救、组织发动全乡干部群众对水毁道路、堤防工程、坍塌围墙、漏雨民房修缮及房前屋后的淤泥处理中来,全乡共出动铲车5台,挖掘机3台,抢修道路2.5公里,补修桥涵3处,组织乡村干部、联村干部、党员群众4000多人次,维修房屋1200多间,清理村组道路70公里,确保全乡群众的住房安全和道路通畅,群众生产生活趋于正常,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