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先后受四次强降雨及7.22地震影响, 刘堡乡所辖18个行政村全部受灾,地质灾害频发、农田道路损毁严重、群众房屋倒塌数量多、范围广、农作物受灾面的之大历史罕见。截止7月28日统计结果,全乡共有894户4690人受灾,倒塌房屋1022间(住房363间、辅助房660间),损坏房屋1427间(严重损坏房屋839间、一般损坏房屋588间);冲毁公路 公里,田间道路15公里;冲毁桥梁4座;冲毁涵洞15处;冲毁河堤80米;受灾牲畜240头;受灾农作物1054亩;产生地质灾害隐患点5处;王家村、硖里村村阵地形成危房。

面对灾情,刘堡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4次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县防汛救灾工作紧急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领导批示精神和防汛文件精神,迅速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抢险应急和生产自救工作,立足当前抢险救灾,着眼长远安全防汛,强化“三项制度”,坚持落实“四包三定三保”责任制,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防汛责任制。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时研究灾情,安排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带头冒雨深入刘堡、高家等灾情严重的一线指挥抢险工作,安置受灾群众,排除险情。全面落实汛期值班24小时制度和应急人员集结排险制度,及时下传和通知预警消息,充分发挥村级灾害信息员作用,及时层层上报灾情。

二是及时开展灾情险情的排查。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组、户全面排查和核实灾情,重点排查是否有转移安置人员,排查倒塌房屋是否有人员伤亡,排查地质性灾害易发地段是否有滑坡现象,是否需要安置转移,核实灾情的具体情况,逐村以户上报,确保灾情全面、准确、及时上报,稳定了群众的情绪。同时,对排查的芦柯村核桃庙、大湾组、夭儿村镜湾组等五处重点地质隐患点确定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由具体责任人负责重点监控。

三是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抢修道路。目前,全乡共动用挖机、铲车等大型机械4台次,对辖区内的高家、杜家、刘堡9条泥石流阻塞的排洪渠进行了疏通,确保汛期水路畅通。同时,各村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对村内小水渠、群众门前水道进行疏通,对水毁田间道路进行了修复。

四是合理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对房屋受损严重和地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的群众,乡党委、政府设立了2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共搭建救灾帐篷70个,转移安置56户331人,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及时做好灾害信息的预警预报工作。乡村两级都确定了灾害信息预警预报员,及时接收和传达灾害信息,通过广播、信息及时通知气象、国土部门的监测预报,做到事前通知预防到位。

六是做好灾情上报,确保信息畅通。要求乡村两级干部要深入灾情现场进行勘察和摸底,做到灾情不漏报、不瞒报、不虚报。同时,进一步完善灾情上报制度,确立专人负责灾情的统计与上报工作,开通电话上报绿色通道,随时统计,随时上报,确保灾情上报信息畅通。

七是联系协调上级部门,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包乡领导县政协主席关春生同志和县政协、县委农工部、县统计局、县电力局等双联单位干部第一时间深入灾情现场指导帮助干部群众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动员受灾群众及时撤离,并积极组织乡村两级干部选择安全地带设置灾民安置点,帮助搭建帐篷,为受灾群众安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对排查出的灾情,分类汇报主管单位,分别向交通部门汇报排除交通道路障碍,确保张石公路、庄天公路通车,向水利部门汇报排除河道障碍,确保北川河行洪畅通。

在抗灾救灾过程中,各村党支部积极发挥村级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苦干、勇敢拼搏,为促进全乡防汛救灾工作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