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四个讲清”活动】张家川经济社会发展解读(一)
(2013-7-12 20:51:23)  来源:张家川新闻中心   打印本页

  【编者按】: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历届县委、县政府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团结带领回汉人民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艰苦创业,励精图治,使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谱写了张家川历史上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回汉人民携手并进,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的光辉篇章,在自治县的发展史册上记载了精彩的一笔。 

  为全面展示全县33万回汉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辉煌历程,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力营造“迎县庆、促跨越、倡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张家川新闻中心特推出“张家川县经济社会发展解读”系列报道,供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四个讲清”活动中学习参考。 

成绩显著 来之不易 

  过去的十年是张家川县发展极不平凡的十年。是全县人民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十年;是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的十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偏僻边远的全国少数民族贫困县来说,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的结果,是省市县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市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团结带领全县回汉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近年来,张家川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止2012年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0.8亿元,比2003年的4.9亿元增长4.2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81亿元,比2003年的1.18亿元增长28.7倍;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49亿元,比2003年的1669万元增长8.9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5亿元,比2003年的8991万元增长5.2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0元,比2003年的3992元增长3.2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343元,比2003年的1053元增长3.17倍。 

  二是项目工作成果丰硕。牢固树立抓投资、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促跨越的理念,坚持发展抓项目的工作主线不动摇,依托优惠政策,立足县情实际,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支撑大发展。2010年以来,共谋划“十二五”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六盘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3341项目工程”规划等各类项目1880项,其中:进入省级项目库21项,总投资518亿元;市级项目库 30项,总投资116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先后争取到了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补贴试点县、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国家级扶贫片带开发等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特别是2011年以来,依托县庆和“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两大平台,共争取到各类项目173项,落实资金10.46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6项,到位资金6.4亿元。项目数量之多、投资额度之高,创历史之最。共实施各类重大建设项目334个,累计完成投资52.8亿元。县城至恭门火车站二级公路、富川水源工程、750千伏输变电(张家川段)工程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以项目为依托,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完成了县城13平方公里地形图测绘和二版县城详细性控制规划,新建了行政中心广场,完成了17条20公里城区道路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构建了便捷、畅通的“三纵五横”城区道路网络体系。启动实施了城区“三网三化”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县城集中供热率达61%,供水普及率达85%,绿化覆盖率达1.94%。随着回乡风情园、影视中心等县城建设“双十”工程的完工,一个空间布局基本拉开,多项功能基本配套,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的陇上特色民族城初步显现。紧紧围绕实现“耕地梯田化、饮水安全化、农田道路网络化、沟壑梁峁林带化、城乡清洁化和耕作机械化”的“六化”目标,201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6亿元,启动实施了西部山区农业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全力改善西部山区基础设施条件,使示范区率先实现了“六化”目标。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先后实施了祁沟流域、后沟流域、韦沟流域综合治理。目前,全县农村饮水安全率达92%,梯田化率达89.2%,新修农田道路1502条2760公里,已基本实现了“六化”目标。同时,依托中央及省市扶持政策,多渠道争取项目,兴修公路,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庄天二级公路、县城至秦安陇城镇三级公路建成通车,先后建成了7条160公里通乡油路、160条366公里通达工程、166条225公里通畅工程,全县通车总里程达到846.5公里, 15个乡镇全部实现通油路, 188个行政村实现通油路或水泥路,255个行政村全部通车。特别是庄天二级公路的建成通车,彻底改写了自治县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多年制约全县发展的交通瓶颈基本打破。 

  四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启动实施了“三区三业五带”建设工程,玉米、马铃薯、大麻、中药材等主导产业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例、夏秋比例更趋合理。特别是依托石峡水库的水利资源,在下游河道川区建成塑料大棚4850栋2300亩,日光温室20座20亩,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初见雏形。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全县建成塑料大棚9800栋4900亩,日光温室100座100亩,设施农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2012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65万亩,蔬菜总产量达9.87万吨,不仅丰富了农民的“菜篮子”,而且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制定出台了大力扶持发展清真餐饮服务业、牛羊规模养殖业、皮毛贩运加工业三大富民产业的意见,从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技术帮扶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有效促进了三大富民产业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共发展清真餐馆经营7513家,宾馆服务372家,从业人员达4.1万人;累计发展规模养殖户1.4万户,规模养殖场(小区)109个,养殖专业村85个,牛饲养量达到15.4万头,羊饲养量达到15.6万只;共发展皮毛加工龙头企业6家,规范组合皮毛货栈43家,发展皮毛贩运户2261户。随着特色优势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三大富民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经济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2012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29亿元,比1978年的335.86万元增长246倍。 

  五是工商经济势头强劲。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启动建设了中部清真食品工业园区、东部矿产工业园区、西部皮毛加工贸易园区三大工业园区,园区聚集生产要素的功能日益显现。伊味思清真食品公司、建明调味品厂、鑫达矿业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工业产品达十几个系列,上百个品种。全县工商经济迈上了新台阶,201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44亿元,比2003年的1.76亿元增长4.2倍,全县工业企业户数达到100户。积极实施“引大引强入张”工程,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8年以来,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14项,总投资112.6亿元,到位资金31.4亿元。投资18亿元的天源49.5兆瓦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投资3500万元的商品混凝搅拌站项目顺利实施。地质找矿行动取得重大进展,已探明铜矿石储量1584万吨,铁矿石储量7000万吨。不断加强与国内大型企业的合作洽谈力度,与国电集团达成了4×1000MW火电厂投资协议,与青岛安泰信集团签订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特别是成功引进太极集团兼并县阿胶厂,组建成立了羲皇阿胶有限公司,投资5264万元的一期阿胶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年产值达2.5亿元,利税1800万元。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全县共建成各类专业和综合市场30多个,商贸流通网点950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龙山皮毛市场和张家川商业城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零售兼有的市场网络。201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5亿元,比1978年的1136万元增长41.8倍。 

  六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教育三年大发展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累计实施建设项目120个,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工程20.3万平方米,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提升“8+2”工程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明显改善,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2011年,全县“两基”按标准通过国检,全面实现了义务教育。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学校266所,在校学生6.3万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加强,村卫生室、村文化站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全覆盖。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张家川花儿”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关山月》成功搬上舞台并得到县内外的一致好评。完成了县一院、二院标准化扩建和中医院整体搬迁,对15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了改扩建,全县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建成市级畜牧研究中心1家、市级科技创新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2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推广项目430项,取得科技创新成果150项,科技贡献率达到40.5%。 

  七是民生保障显著增强。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为重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自2008年以来,累计投资7.2亿元,开工建设了和谐家园、和畅嘉园两个大型保障性住房小区,共建设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5498套 42.9万平方米,累计保障3546户11347人,住房保障受益面达到31.76%。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政策,2012年全县农村低保面达到25%,新农合参合率为95.9%。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通过招录分配和引导域外就业,近三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70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发展的更多成果惠及于贫困群众。 

  八是社会管理成效明显。坚持把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张家川最大的根基和全县人民最大的福祉,狠抓“平安张家川”建设。提出了以“三送三帮三扶促发展、三普三访三调保稳定、三联三引三助构和谐;五项工程聚民心、五事到户连民情、五卡公开赋民权、五官躬行顺民意、五项制度保民安”为主要内容的“三三五五”社会管理工作法,有效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处置群体性事件和规模性暴力犯罪事件联合指挥机制实施方案》等四项制度,组建了1000人的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队伍,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共秩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紧紧围绕民族工作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率先落实了宗教人士生活补贴,近3年共为全县宗教人士发放生活费补贴321.98万元,提出了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宗教人士队伍“三支队伍”建设的思想,在全县深入开展了“三联三引三助”活动,各级党员干部、寺管班子、宗教人士共促发展、共保稳定的强大合力逐步形成。 

摄影相关图片
张吕牧场(图) 张棉驿乡风光(图) 走进张家川平安牧场(图) 走进天水机场(图) 走进秦安桃花园(图) 走进烟铺樱桃园赏花(图) 走进滩歌古镇看社火(图) 瑞雪飘飘 看我英姿飒爽(图) 天水喜迎蛇年第二场降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