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最美村支书王存夫:回汉团结共赴小康路的带头人(图)
(2013-4-23 10:19:38)  来源:张家川新闻中心 作者:窦苗苗  打印本页

【走基层】最美村支书王存夫:回汉团结共赴小康路的带头人

 

(王存夫给记者介绍刘塬村未来的发展)


    提起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胡川乡刘塬村党支部书记王存夫,没有人不伸大拇指的,尤其是他坚持数十年如一日,赡养村中一汉族老人的事迹被传为民族团结的佳话。

 
    刘塬村位于张家川县和清水县的交界处,回汉杂聚,5个村民小组共148户801人,耕地面积2810亩,党员20人。在前些年,农民收入低,村容村貌脏乱不堪,群众之间打架斗殴时有发生,那可是出了名的后进村。如今的刘塬村在他的带领下正阔步迈向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回汉团结一家亲,就像鱼儿离不开水 
    自2002年王存夫担任刘塬村党支部书记的那天起。他就时刻注重民族团结教育,使回汉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积极开展“三联三引三助”活动。同时,他在实际生活中把回汉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

 
    今年74岁的回族老人胡主麻,以前是汉族,以前他的名字叫胡六成。他15岁时父母双亡,在2002年,他家的房子出现坍塌。面对此窘境,村支书王存夫不顾家人的反对,毫不犹豫,自做主张将63岁的汉族老人胡六成接回自己的家中供养。刚开始时,妻子甚至为了此事和他闹起了离婚,亲朋邻居也不理解,常冷嘲热讽,大家劝他不要管胡六成,可他的心里想着,就当自己为子孙后代积德吧!由于自己的坚持,妻子慢慢的也认可了胡六成这个“家里人”。记者问胡六成,你在王书记家生活的怎么样?胡六成说,日子过的好着哩!王书记每次去县城办事时,知道我爱吃锅盔总会买锅盔给我带回来。王存夫妻子对记者说,胡六成喜欢吃牛头皮和烧鸡,我们总会十天半个月给他从县城里买回来。记者问,胡六成帮助你们家里干农活不?她说,在我们家玉米丰收时,他会帮助我们剥玉米。而当记者问胡六成的名字为什么现在叫胡主麻时,她说,他和我们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慢慢的生活习惯也和我们一样了,村里人也非常照顾他,经常给他送来好吃好喝的,他就跟随我们信仰了伊斯兰教,阿訇给他起了个经名就叫“主麻”。

 
    王存夫告诉记者,回汉一家亲,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雄鹰离不开翅膀一样。只有紧密团结,才能谁也离不开谁,有了这样的相处之道,有了这样的和谐土壤自然会开出团结之花。

 
    村民王永安告诉记者,王书记不光是村支书,更是我们的邻家好大哥。2011年,由于他家的孩子放羊时和村民刘蛋娃发生口角,刘蛋娃将他的孩子打成重伤,他打算找刘蛋娃“报仇雪恨”。王书记知道后及时出面调解纠纷,最终刘蛋娃向他说了声“色俩目”(阿拉伯语意为问好),他们两家的矛盾得以和善处理。前几天,我听得王书记被查出是先天性心脏病,我们大家都很担心,希望他保重身体,不要太累了,有了好身体,才能给我们村民办更多的好事,实事。


    “平常纠纷无非一个‘气’字,气理顺了事就通了;经济债务无非一个‘钱’字,钱算清了怨就散了……”这句话常挂在王存夫的嘴上。

 

(王存夫给胡主麻盖被)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他心系群众 

  记者了解到,由于以前没有村级活动场所,给开展群众工作和平时乡亲们学习活动带来很大的不便。2010年,上级有关部门出资为该村修建村阵地。王存夫主动捐出自己家的0.7亩地,在建设过程中,王存夫还组织乡亲们投工投劳,拿出自家拖拉机义务运输砂石,主动承担工地做饭、烧水等后勤工作,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经过他和乡亲们的辛勤劳动,村阵地终于修建完工,乡亲们有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场所,个个笑逐颜开。

 
    “如今,我们村阵地已成为全村群众的第二个家。在这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群众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了。当我看到全村乡亲们的一张张笑脸的时候,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王存夫开心地对记者说道。

 
    村民刘有宝告诉记者,2012年,村上修养殖小区,王书记又把自己家的1.8亩地免费捐出,并自掏腰包先期垫付了15.2万元建设资金。2010年,王书记给我们拉上了自来水,解决了我们许山、刘塬两个小组372人长年吃水靠骡子驮行五里路的现实难题。王书记给我们办的像这样的好事还有很多,比如修路、修梯田、建牛棚等等。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的更多的是群众对王存夫书记的赞叹和拥戴。

 

(王存夫妻子给胡主麻送锅盔)


    发展富民产业,带领群众致富 

  为了让农民的钱袋子里的钱更多,王存夫带领村民在调整农业结构上下起了功夫,王存夫常说光靠种植业是不容易致富的,要走种养结合的路子才能更快致富。为了鼓励群众的养殖积极性,村里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搞养殖的人划分草地和场地。为了让广大村民更快地接受推广应用的农业新技术,王存夫多次邀请县上农业部门的技术专家举办培训班,技术指导,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拓宽增收致富路。王存夫自己家里承包了13亩玉米,一年收入2万元,还种了5亩油菜能收入3万元,他还养了4头牛,一年收入3万元,儿子在北京丰台区开饭馆一年收入七八万元,这样算一下,王存夫一家年收入十五六万元不成问题。在王存夫的带动下,刘塬村的养殖业渐成规模,目前,村上几乎每户都养3头牛以上,养牛大户马彦明有48头牛,他对记者说,年收入20万元不是难题。刘塬村从事清真餐饮业的村民有20余户,分别在北京、宁夏、兰州、新疆等地开饭馆,其中马胡胡、马虎平弟兄俩不光在村里修起了三层小洋楼,在县城也买上了商品楼房。

 
    村民富裕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刘塬村硬化道路9.5公里,建设农机路6公里,建设村级道路和农田道路总共16公里,投资15余万元建起占地1.8亩的高标准养羊小区一座,牛棚32座,新修梯田1100亩。在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如今的刘塬人,实现了出庄道路全面硬化,网络电视全覆盖,新农合医保全覆盖,自来水全覆盖,农家书屋全履盖……


    刘塬村在民族团结、同赴小康路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刘塬村也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平安村”等,王存夫本人也多次被县、乡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如今,刘塬村全村人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正高举民族团结发展大旗,不负重托,发扬成绩,永不满足,乘着党的“十八大”强劲东风,奋勇前行。

 

(刘塬村远眺图)

摄影相关图片
走进秦安桃花园(图) 走进烟铺樱桃园赏花(图) 走进滩歌古镇看社火(图) 瑞雪飘飘 看我英姿飒爽(图) 天水喜迎蛇年第二场降雪(图) 天水喜迎蛇年首场降雪(图) 走进华天科技(图) 踏雪草川大草原(图) 天水在线2012年采风掠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