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武山县杨河镇:中药材种植成乡村振兴“绿色引擎”(图)
(2025/7/3 16:25:08)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新武山讯(记者 杨彦春 车彤瑶 刘慧茹)青山叠翠,药香氤氲。在武山县杨河镇的广袤乡野间,中药材种植产业正蓬勃兴起,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随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步伐加快,中药材产业已成为驱动杨河镇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昔日的闲置土地,如今焕发新生机。在夏庄村药材种植基地,成片的党参长势喜人,绿意盎然。“我们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当归150余亩,预计每亩收益可达8000余元,这土地真成了‘增收田’。”夏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忠义望着生机勃勃的药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相隔不远的芦河村,地处山区地带,传统农业效益不高。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村“两委”班子积极谋划,将目光锁定中药材产业。芦河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康泽鹏介绍:“在党支部引领下,我们积极引进技术,现已种植当归、黄芪等中药材300余亩,预计亩产值达16000余元。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山水资源优势,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中药材种植是杨河镇着力培育的特色主导产业。为做强这一产业,镇党委、政府强化政策、资金、技术三重保障:组织专家实地指导、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水平;积极对接药企,推动订单农业,畅通销售渠道。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综合效益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杨河镇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和群众增收,大力推广新型种植模式,强化技术引进与农民培训。”杨河镇党委副书记汪昊介绍,“目前,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1800亩,形成当归、柴胡、丹参、党参、款冬花、贯叶连翘等多个规模化种植品种。预计全镇中药材年产值将超过1300万元。”

  如今,杨河镇的中药材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夏庄村的“增收田”到芦河村的“致富方”,从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蓬勃发展到“农文旅”融合的蓝图规划,杨河镇正沿着这条绿色产业链,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绘就出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新画卷。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视频 | 天水市启升学校  “天线宝宝”带你打卡“东方微笑 越夜越美丽,天水白鹿仓浪漫夜景 端午假期,天水白鹿仓上演打铁花 快闪!天水花舞南山,众人唱响《 千里徒步 朝圣天水——这是信仰的 麓宸·云界|新奢门庭 美学生活馆 天水红樱桃果蔬批发市场电商产业 快闪!天水花舞南山,众人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