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武山讯(记者 王正平 董世雄 王越)已是雨水时节,年的氛围刚刚退去,武山大地依然春寒料峭,渭河北岸的山丹镇周庄村,鳞次栉比的种植大棚内,却绿意盎然,孕育着“春”的希望。

这几年,周庄村的西瓜成了远近闻名的“名牌”产品,走进村内的蔬菜产业园育苗基地,幼苗葱郁、暖意融融。务工村民手持嫁接刀娴熟地将西瓜苗接穗与砧木贴合,种植户们穿梭于苗床间搬运青翠健壮的瓜苗准备移栽,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周天民种了3个西瓜棚,年前忙完自家的瓜苗栽植后,每天准时到基地“打卡”务工,他熟练的嫁接技术为瓜苗茁壮成长提供了保障,每月还能多收入2000多元,能顾家又能增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说起西瓜种植带来的好日子,周天民脸上笑意满满。

种植户宋节寿种植西瓜已有30多年,自从村上有了育苗基地,他再也没有为购买瓜苗发过愁。年前他在园区预定了1000多株瓜苗,已经到了移栽的时候,这两天他正忙着把瓜苗装车运送到自己的棚内进行栽植,提及基地培育的种苗他赞不绝口:“园区育的这些苗子能更早地移栽,也就能更早的上市,能卖个好价钱。这些瓜苗不仅能早一点栽植,而且成活率高、抗病性强、亩产高,咱们种下去心里特别踏实。”

随着“周庄西瓜”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依托渭河流域果蔬产业发展优势,村上近年来先后引进了12个新品种进行试种,筛选出了适宜种植、口感好的黄金2号、黑金、黄肉晶欣3个品种大力推广,目前,周庄产业园的集体经济大棚中,这些瓜苗已经开花挂果。

周庄村村委会主任周广荣这些天很忙碌,除了要随时衔接瓜苗销售、跟进长势,还要穿梭于各个村集体试验棚查看瓜苗生长情况,据他介绍,自从育苗棚建成后,解决了原来冷棚育苗成活率低、苗子热的问题,现在培育的瓜苗体型壮、能达到90%的成活率,全村西瓜种植面积也从2022年的300多亩,发展到今年预计将达到1200多亩,预计收入1.2亿元。

周庄西瓜作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和县域果蔬优势品牌,以皮薄、味甜、色泽好、口感佳的特点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逐渐形成了育苗、种植、销售全产业链。除了西瓜苗,产业园目前还育有辣椒、西红柿等各类果蔬苗50多万株,通过向周边市、县销售,村集体一季度预计能增加收入10万余元。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周庄村正以“小西瓜”撬动“大产业”,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