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共赢 抱团取暖
——武山县建立互助机制为工业企业纾困解难
今年以来,武山县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强工业”行动相关精神,以“11234”工业强县战略为抓手,紧盯“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三大方向,积极探索企业互助抱团发展机制,持续推动全县工业企业扩大总量、升级存量、提升质量。

一是产品互推销,形成高效内循环。围绕水泥建材、新能源、农产品加工、医药食品等重点产业,及时组织召开工业产品产销对接会,新产品发布会等形式,加大宣传推介,鼓励企业之间加强合作交流,在原材料采购、生产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优先使用县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打造高效互补、携手发展的内循环市场。

二是品牌共推荐,提升企业知名度。建成了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武山工信小程序等信息平台,线上全方位展示企业信息和各类产品品牌。紧密结合我县“十有”特色资源优势,引导企业通过各自市场和消费群体,相互推广宣传武山优质产品,打响祁连山水泥、陇浆源浆水、伏羲药业、广丰糖业、四门贡醋等品牌,推进“武山产品”向“武山品牌”转型升级。

三是大手牵小手,降低成本增效能。在推动祁连山、唐人神等县内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当好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大型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建成新型骨料、生猪屠宰、肉制品加工等上下游配套产业,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形成“大小结合、优势互补”的新发展体。通过工信局牵线搭桥,祁连山水泥集团与武山县均力塑业有限公司建立产品供销关系,完成水泥编织袋销售1800多万条,实现产值1700多万。

(天水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

(武山县均力塑业编织袋生产线)
四是信息共分享,实现多赢好局面。依托武山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微信群等,加深县内企业之间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鼓励企业之间打破信息孤岛,自由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等交流活动,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文:王巍 图:侯文东 审核:汪向理)
(新闻来源:武山县工信局 转载:李俊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