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武山刘坪支部是我党在天水地区最早建立的秘密组织,支部旧址已成为武山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和党员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在武山大地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党的基层组织在武山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发展历程。

作为一名志愿宣讲员,刘茂子多年来坚守在这里,守望着父辈们为了心中的信仰所付出的艰辛和留下的宝贵遗产。对于刘坪支部旧址,他有着比别人不一样的情愫,那是心灵深处的情结,是他家祖屋,也是他的三伯刘尚恭、父亲刘尚谦创建党的秘密组织的所在地。

1933年,天水籍共产党员柴宗孔受中共甘宁青特委派遣来武山开展党的秘密活动。柴宗孔和刘尚恭早在部队相识,志投道合。1935年9月,中共武山刘坪支部建立,刘尚恭、魏向贤、漆占清、刘尚谦、罗子明、史学经成为最早的一批武山本土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标志着武山这片热土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刘尚谦遗像)

1935年,刘尚恭任武山县渭北区民团团长,以杜友华游击大队的名义壮大武装力量,游击大队下设7个中队。1935年9月24日,柴宗孔以红军游击第一支队名义,领导武山党的秘密组织、游击队,牵制陇西、漳县防守的国民党第一一四师。在红军主力部队过境的岷县、武山县、漳县、陇西县一带,割断敌人电话线,拆毁在榜沙河、支锅石峡口山头修筑的碉堡,沿途摆放柳枝、青草供红军防空,护送党中央、红军主力安全过境。

(支锅石碉堡)
2015年,刘茂子退休后回到家乡,致力于中共武山刘坪支部旧址恢复重建工作,他主动收集资料,整理编辑了《中共武山刘坪支部》册子。2017年中共武山刘坪支部旧址挂牌成立后,刘茂子主动承担起刘坪支部旧址义务宣讲员的工作,为一批批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讲述中共武山刘坪支部的红色革命故事。

“宣扬父辈和革命先烈精神,能让听众在聆听完革命故事后深受教育和感动,我感觉自己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作用,把余热奉献给了社会。”刘茂子说。

作为一名革命后代,刘茂子独自守护中共武山刘坪支部旧址,不单单是守住那一段传承不息的红色记忆,更是守住自己心中永不磨灭的那份精神信仰。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策划 薛小瑞
视频 兰红红
航拍 赵 超
海报 何 慧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