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张书扬:我所在的位置是武山县洛门镇刘坪村红四方面军遗留战士王狗娃的家中。他的后代王进喜在和我们的谈话中,详细介绍了父亲当年与敌人英勇战斗的事迹。王进喜在《我的红军爸爸》回忆录中,讲述了父亲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跌宕起伏的一生。
“有一天,我给爸爸理发刮胡子时,发现爸爸头部有道很深的沟槽,头发很难理净,我问爸爸这是怎么伤的?他沉默了片刻,才慢慢讲起那是在红军长征途中打仗留下的痕迹。”

王狗娃(1916—2002)原籍四川省营山县柏林乡,原名何有娃子,1933年参加红军,1936年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北上。
“红军长征队伍在途经四川中坝打了一仗,然后经过松潘、茂州,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到达甘孜等地,与邓锡侯、胡宗南的部队遭遇,进行了激烈战斗。又在腊子口与鲁大昌的队伍交战,就在这次激战中,父亲的帽子被打飞,头部受伤,子弹擦皮而过,伤口进行了简单处理后,又继续投入战斗。战斗持续到半夜,敌人败退,于是部队进行短暂休整。没有什么吃的,连喝口水都很难找到。”

王进喜说,“据父亲讲,战士们的体力严重透支,极度疲乏,坐着靠墙就睡着了。当被枪声惊醒时已不见了大部队,剩下的几个立即组织起来,堵截敌人对大部队的追击。由于寡不敌众,打到弹尽粮绝,大家商议决定,将红军证件装进枪柱,枪用石头砸断,扔进河流。后被鲁大昌的部队团团围住,被抓后严刑考打审问,红军战士宁死不屈,抓去后当苦力干重体力活,吃不饱饭,红军战士时刻寻机逃出敌人的魔掌,去追赶红军大部队。在夜晚乘敌哨兵松懈睡觉之时合力逃脱,一路寻吃讨要,到达武山北山一带。”

(洛门镇刘坪村航拍)
何有娃子留落在鲁班山的富汉孙商户家做活,后来被党的秘密组织刘坪支部书记刘尚恭收留,他和其他几个红军被秘密安置在李堡、王庄、刘坪等村,隐姓埋名,不敢暴露红军身份,何有娃子改名王苟娃子。
“父亲遭到当地黑恶势力和保长的黑心算计,抓去严刑考打,父亲只说是家中无粮,讨饭为生,逃难到此地,他们还是不信,想让父亲承认自己是红军,好到上司跟前邀功请赏。就用各种残忍的手段逼供,坐老虎凳、垫砖,将父亲的右腿压断,留下了终身残疾。父亲还是坚强不屈,忍受着剧痛,没给敌人机会。在危难之时,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坚强的英雄气概,后经党的秘密组织刘坪支部党员刘尚谦保释,安置在刘坪村帮助其结婚成家。”

(洛门镇刘坪村王狗娃故居)
新中国成立后,王狗娃以火热的心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分到了住房,过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善良老实的他在农业生产队无论干什么活都做到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队里照顾他残疾之身,让他喂牲口。他把党的恩情牢记在心上,积极响应“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号召。

“父亲继承革命传统,认为红军后代理当保卫祖国。在1969年将我大哥送到部队当兵,大哥于1975年病逝在部队。1976年,父亲又把我送到部队服役,我在部队表现良好,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退伍回乡后,曾任刘坪村党支村书记,还被推选为县人大代表,为群众办了一些实事好事。”王进喜说。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策划 薛小瑞
视频 兰红红
航拍 赵 超
海报 何 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