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近年来,武山县水土保持站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省、市、县各项部署要求,坚持把梯田建设作为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生态、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举措,统筹规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十三五”以来建设梯田5.53万亩,高质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为乡村产业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按照“六抓六化六促进”农业发展思路和“2+5+N”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近三年投入4791.3万元,新修梯田2.33万亩,谷坊、护坡等水保设施82处,配套田间道路133公里,栽植水保林614.4公顷,封禁治理4095公顷,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基本实现“梯坎稳固、土面平整、排水有沟、耕作有路、产业配套、农民有靠”综合治理目标。

有力助推旱作农业发展。围绕大力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依托陡坡地改梯田,在滩歌、龙台、四门等浅山半干旱区和南部二阴山区,大力推广高原夏菜和冷凉型农作物种植,去年种植万寿菊0.6万亩、粮饲兼用玉米5万、架豆6万亩, 走出了一条“梯田+经济林果” 、“梯田+中药材” 、“梯田+饲草”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不仅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能力,而且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全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紧扣“一线六圈”“三堡九湾”全域旅游框架,以马力、滩歌、龙台等乡镇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为契机,以巩固发展全县“梯田+油菜花海”、“梯田+产业+观光农业”等乡村生态旅游品牌为抓手,建成了龙台山旅游道路2.46公里,滩歌油菜花海观景台护坡121米,为全力打造“西部最美高山梯田油菜花海”贡献了水保力量。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