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县洛门镇文家寺村。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蔬菜钢架棚改造项目,建设育苗大棚,通过自主经营、出租收益等方式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武山县滩歌镇黑池殿村。建成以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休闲垂钓、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产业园区,为周边群众提供了观光体验的同时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

武山县四门镇咀儿村。探索推行农作物种植、土鸡养殖、杂粮加工为一体的多元循环产业链,通过收购周边村杂粮,解决了群众销售难的问题,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以上。

武山县马力镇山庄村。按照“强班子、争项目、抓规范、促提升”的思路,注册成立武山县民裕实业有限公司,承接各类项目12个,带动周边群众增收50余万元,村办企业实现盈利31万元,实现了群众致富和集体经济增加双赢。

武山县山丹镇周庄村。充分发挥渭河流域蔬菜发展优势,建成蔬菜瓜果种植和育苗基地,形成集农事体验、观光旅游、育种育苗、蔬菜种植为一体的综合性全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种植蔬菜2000余亩,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0万元。

武山县桦林镇郝山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群众”的方式,积极探索建立种养殖多元化发展的全产业交叉互补模式,加工销售野菜1000多斤,种植粮饲兼用玉米100多亩,种植中药材1500多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85万元。

武山县龙台镇大庄村。坚持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建强基层组织、推动乡村建设、激发乡村活力、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品牌培育、产业带动、多元融合”的发展路径,2022年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17.68万元。

武山县榆盘镇鲁班村。鲁班村依托全县“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计划和鲁班山大景区建设的契机,通过整合集体积累资金、群众入股资金20万元,将村集体闲置校舍改造成为农家乐,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3万元以上。

武山县沿安乡高九村。坚持党建引领谋发展,成立村办企业,吸纳本村和周边群众90余人务工,实施68个项目为村集体创收60.3万元,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武山县咀头乡管沟村。管沟村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打造“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有效解决了青壮年外出、土地撂荒、农业机械化低等问题,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