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10月1日讯(编辑 郭永强 李竹青)旅游是朝阳产业、惠民产业、富民产业。自6月23日武山县首届全域旅游推介周启动以来,围绕“世界第一摩崖佛、武山十有祈福地”主题,武山县各乡镇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全域旅游推介周活动主题和内容,让旅游升温,进一步擦亮打响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通过“推”,武山县各乡镇依托各自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通“游”,各乡镇积极融入全县“一线六圈”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特色旅游节点,组织游客游览乡镇景区景点;通过“展”,深入挖掘乡镇地域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全面展示展销乡镇特色产品;通过“演”,各乡镇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文艺节目、非遗项目等展演活动。


随着全域旅游推介周的启动,目前,已经举办了石窟文化研学游、农耕文化体验游、红色文化传承游、休闲度假生态游、生态康养度假游、蔬果观光采摘游、古堡园区观光游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石窟文化品牌知名度,打响了农耕文化品牌、滩歌“避暑胜地·天然氧吧”品牌、洛门“蔬菜之乡”品牌、“一线三堡九道湾”旅游品牌,打造了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西北第一汤峪温泉”旅游品牌。


武山具有“山雄、水秀、洞天、泉汤、菜香、鱼鲜、文脉、武魂、玉润、人杰”的“十有”特色文化资源,“十有”美名扬已在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共识,是发展全域旅游的资源优势。武山也具有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祈福文化、石窟文化、非遗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诗词文化、乡贤文化、古堡文化”等十种特色文化资源,为发展全域旅游厚植了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武山有鸳鸯玉器、渭河奇石、高楼木雕、城关砖雕、渭川盆艺、宁远书画、四门贡醋、浆水酸菜、武山冷水鱼、高山小杂粮等“十个产品”,这是吸引更多游客来武山旅游观光的重要内容。同时,摩崖大佛、拉梢古寺、铁笼秋意、龙台云海等百余个景点,让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很大优势。

当前,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武山已经确定了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全县各部门各乡镇也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增进共识、凝聚合力、齐抓共建,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做成既利当下又利长远的县域支柱产业,进一步擦亮打响武山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