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盛夏六月 在武山遇见世界第一摩崖浮雕大佛(图)
(2022/6/17 18:59:09)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2022年第十届武山县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浮雕大佛祈福文化旅游节将于6月23日至25日在武山水帘洞风景区盛大举行,好客的武山向社会各界发出邀请。在这里,您不仅可以和世界第一摩崖浮雕彩绘大佛对话,深情对视拉梢寺“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还可以零距离感受武山水帘洞、木梯寺、禅殿寺、鲁班山、铁笼山等二十多处石窟群的博大精深。

  位于武山县城东北方向榆盘镇鲁班峡中的水帘洞石窟群,是中国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之一, 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后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增建和修缮,曾经达到了“七寺五台”的规模,现存留显圣池、拉稍寺、水帘洞和千佛洞四处石窟单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渭河流域神奇灵秀的文化旅游胜地,更是古丝绸之路上承续东西方佛教艺术极为珍贵的殿堂。

  来武山,不去趟水帘洞非常遗憾,所到水帘洞的游客首先目睹的则是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浮雕彩绘大佛的真容。在武山当地有一句民谚:砍尽南山柴,修起拉梢寺。足可以得知当初修建拉梢寺的工匠是从武山洛门镇的北山砍伐来树木,一层层堆积起来,直到这些树木和大佛崖前的山峰等高,成为脚手架,他们自上而下,用凿刀、色彩、泥巴在陡峭崖壁上开始了这一浩大工程。据拉梢寺阴刻铭文题记记载,北周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州刺史尉迟迥主持修建拉梢寺石窟。崖面塑有一佛二菩萨,中间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左右两侧为两尊胁侍菩萨,分别是文殊和普贤。大佛高鼻深目,通高42.13米。两侧菩萨低眉颔首,略带微笑,赤足立向大佛以示虔诚。在拉梢寺众多的摩崖造像中,人们最为叹服的却是一座只剩下头部的北宋时期菩萨头像,她面部神态微笑,像是一束阳光在消泯尘世的一切苦难。人们称她的笑容为“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她头饰简朴精美的植物纹花束,紧贴额心部有一突起尖瓣,极富生机。围绕垂肩的两耳,几乎分辨不出是头发还是花束,浑然一体地把面部衬托得自然、和谐。大概因为它是残缺的,残缺却给了人们无数联想的艺术空间。尉迟炯是一位年青有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希望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国家与日月俱永,于是在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鲁班峡内建造了这座极具代表性的石窟珍品。石窟的修建,极大地发扬了武山祈福纳祥的传统,使水帘洞景区祈福文化得到长足发展。

  在大佛崖对面,有三座并立的山峰像是莲花瓣伸展,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莲花峰。莲花峰的山腰以下生长着茂盛的林木,远远望去,红的、黄的、绿的,色彩斑斓,而水帘洞正是隐匿其中。

  在峡谷南边巍然耸突的岩壁上,有一横长约50米、深20米的天然洞穴,洞穴之下是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站在岩壁下,可以看到一方水潭,不时有水珠带着叮咚的清响自岩壁上方悠然而落。据说,以前水量大的时候,集于洞顶的泉水珠玉般滚落下来,恰似珠帘掩门,“水帘洞”的美名便由此而来。

  丰富的佛教文化、瑰丽的地域风貌、传奇的神话故事构成了这里奇特的人文景观,也极大地助推了武山水帘洞走向世界的步伐。作为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一个重要节点,2012年武山县委、县政府正式开启了武山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观光活动的序幕。迄今十年,智慧的武山儿女将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观光这张名片越擦越靓。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今年的祈福文化观光活动更多的融入生态游、文化游、休闲游等元素,有鼓韵、琴声、武魂、书香等文艺展演;有渭川盆艺、木雕、奇石展销;有渭川特色美食;有大型秦腔古装剧《洞天仙歌》;走福门、过福桥,观赏摩崖大佛全貌和景区自然光……来吧,武山水帘洞拉梢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祈福文化观光活动,将会给您的精神家园呈现神秘而富有地域特色的美。(记者 王跟萍 李竹青)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回顾|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回顾|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回顾|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回顾| 天水在线《说伏羲》(第十九集)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回顾|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回顾|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回顾|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