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5月30日讯(记者 薛小瑞 康彦清 刘敏 李竹青)武山县马力镇,马成龙川之地。这里风景秀丽,文化深厚。三国古战场铁笼山、悬崖古刹木梯寺、神女沐浴胭脂峡、傅家门文化遗址、西堡子文化遗址、禅殿寺石窟等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享誉陇右。
马力自古市井繁华,每逢集日,商贾云集,为陇上驰名的农贸集市。车像流水,马像游龙,车马之多,好似车水马龙。古宁远八景,景致大都以自然景观得名,唯独“川马成龙”以人间烟火味闻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马力镇苗丰村村民、武山木雕市级传承人成鸿生,就是汲取这方水土而小有成就的一名木雕艺人。在他家的厅房,摆放着20多年前,他学艺木雕初成时的毕业作品:张半桌。即便现在看来,其做工精美、雕刻细腻,当是用心之作;尤其经过26年岁月的打磨,烟火的熏染,木雕细件包浆愈发明显,好似铜质感,仿佛镀上金属般的光泽。

成鸿生告诉记者,他从小喜欢画画,家里祖辈几代都是木匠,只要到家里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木屑香味,听到木棰敲打刀具和锯木头的声音。完成学业以后,走上木匠的行当水到渠成。凭着画画的基础,加上勤奋好学,天赋和悟性让他很快就进入角色。“于是感到父辈做的木活不太精细,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当时生产用具居多,家具纹饰简单,造型单一,装饰性不强。” 成鸿生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我正赶上这个时候,所以一进入这个行当就开始做精细的木雕,家里的这副张半桌就是我的第一件木雕家具。”
武山木雕既实用,又能观赏,梨木材质好,如果能在设计上、做工上更精进一步,纯粹的民间手工艺品,市场认可度非常高,而且价格可观。

“最初,设计、画图的水平不算好,自己一边创作,一边向技艺精湛的人学习,学习全国大师的作品,引进雕刻手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雕刻水平。” 成鸿生选择了这门手艺,低调中默默坚守数十年。“木匠首先是个谋生的手段。” 成鸿生说,“过去的木匠老艺人最初的想法都是用自己的技艺养活一家人。我们一家几代木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还是因为祖辈要给子孙后代留个手艺、有个饭碗这样一种朴素的念想。”

付出赢来回报。成鸿生在设计和雕刻中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感观,雕刻出来的作品美观大方,具有西北木雕独特的粗犷大气,又有东阳木雕的风格,耐人寻味无穷。2019年,在评定武山木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时,评审组认为,“其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功底,设计上富有韵味且新颖,造型准确,刀法自然,线条流畅,技艺娴熟自然。”

这两件成鸿生的木雕作品,正在参加武山县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十有主题展览”,能参加如此大型展览,作品当是上乘之作。透过深雕、浮雕、浅雕等雕刻技法,玲珑剔透的工艺效果,突出了作品的立体感,生动逼真的形象栩栩如生,古朴、庄严、美观、厚重的风格扑面而来,令观者流连忘返。

“武山木雕在传承方面,也有一部分年轻人爱好,尤其在高楼、马力等乡镇形成了气候,在我这里学木雕的有七八个人。尤其是这几年我县非常重视非遗文化,不管是市场的搭建,还是技艺的交流,发展趋势越来越好。” 随着阅历的增长,成鸿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我从小就在木雕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家里有现成的刀斧工具,有随手可用的木料,有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他说,“我能走到今天,正是得益于这份传承。”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