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学们都见过麦秆吧,这幅麦秆画就是用咱们家乡的麦秆,经过熏、蒸、漂、刮、推、烫等工序,发挥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再经过剪、刻、编、绘制作而成的。”近日,武山县“麦秆画”非遗传承人张小文走进武山县四门初中,为师生讲解麦秆画制作技艺。

八年级五班的王蕊同学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这类兴趣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使我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放松,也使我更好的认识到了乡土文化,兴趣会让这些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近年来,武山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小学普遍开设非遗文化课堂和兴趣爱好班,打造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每周都会开展一次,主要以书法、绘画、剪纸、麦秆画为主,文化活动有利于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四门初中美术老师智艳丽说。

传承非遗项目,弘扬民俗文化。四门初中结合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聘请当地乡土艺人进课堂,推动非遗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弘扬传统文化。生动有趣的制作体验过程,激发了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热情和积极性。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