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渭川印象•非遗之美】令树林和武山春秋大刀(图)
(2022/2/28 17:22:08)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2月28日讯(记者 关招宏 薛小瑞 何 慧 李竹青 马国栋 车彤瑶 马中奇)武山,武术,这是两个多么相似的名字。武山与武术又有怎样的渊源?

  武山县是全国第一批、西北第一家“武术之乡”。武山“十有”之“有武”,武魂成为武山人与生俱来的基因。

  有史记载,武山初为豲、羌部族的活动区域。自秦汉、三国至唐、宋、明、清,千百年来,民族彼此交融,地域分分合合,战争此起彼伏,武山武术源远流长,崇文尚武底蕴深厚,武山人民以勤劳勇敢、崇文尚武而著称,尚武之风世代传承,习武氛围浓厚,自古武界英才辈出,历史上涌现出三国名将庞德、北宋刺史王君万、清代总兵王雄和解放战争时期除暴安良的郭化如、全国战斗英雄张保英等一批驰骋疆场的武术精英。全县习武健身蔚然成风,每年正月举办全县武林之春武术表演大会,常年习武人数达7万多人,组建武术队65个,武山武术代表队多年来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奖牌300多枚,深入开展“武术进校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武术后备人才。

  新中国初期,武山就成立了县、乡武术协会。武术表演和比赛开始活跃,发展成为全国第一批、西北第一家“武术之乡”。武山武术的门类很多,有春秋大刀、地方拳、梅花枪、八步拳、形意拳、通备拳、查拳、九节鞭等。其中武山春秋大刀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武山民间传习春秋大刀的人比较多,市级非遗“武山春秋大刀”代表性传承人令树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城关镇老庄村令树林家里,他正在传授武艺。“大刀里面的动作,有推、拉、磕、砍、抡、背、倒攥、顺攥、平打、抡跨,比如说推,是这,这属于推。这属于磕,这是用攥。”

  据令树林介绍,他先后拜本村的令玉生、邻村的杜行正为师,学习地方传统拳,最后投到武山通备拳代表传人、“中华武林百杰”张鸿谋门下,精习通备拳术。经过多年的习武,他在八极拳、八阵拳、梅鹿棍、七星短棍、七星枪等方面学有所精,最拿得出手的就属春秋大刀。

  春秋大刀又称关公刀、春秋刀。该刀法因其借托三国时期关云长所传,所谓“留下偃月写春秋”之意,而得名。此刀最早出现在宋朝,其刀头呈弯月形状,刀身宽约17厘米左右,中部缀有红缨,大刀两端配重均匀,在中间处可以找到绝佳平横点,使用起来力量重心操控良好,力量分配匀称。春秋大刀是从马上战斗中发展来的冷兵器,其刀身宽短而重,木柄较长,从一米3左右到接近2米不等。较长的刀柄便于马上攻击,因大刀杀伤力颇大,被誉为“百兵之帅”。

  “大刀主要长处是什么呢?长处是三快,刀快、马快、人快。一寸长一寸强,一说看刀,头就掉了。所以其他武器与之不能相提并论。再一个刀法有攥、有砍、有勾跨、有拐杠,大刀是长器械,是马上兵器。所以说这个大刀在这个武场上对阵是非常有利的,非常厉害。所以一直流传至今,流传到我们县上,练这个刀的人非常多,套路也多。有的叫春秋刀,有的叫九星刀,有的叫八门刀,都叫大刀,练这个大刀以圆腰为主,有的还练的是马上的动作,有的是练步下的,练步下的较多。”

  作为市级非遗“武山春秋大刀”的代表性传承人,令树林一路走来的五十年,汗水与艰辛如影随形,但爱上一门技艺,付出总是心甘情愿,春秋大刀也带给他很多荣誉。据统计,令树林先后参加了国内各类比赛100多场次,获得各级奖牌100多枚,这些奖牌、奖杯和证书就是最好的见证。他先后获得“国际著名武术家”“国家武协拳师”甘肃“陇上农民武术家”甘肃省“二级拳师”天水“武术名师”、武术六段段位等称号,他的事迹被列入《中国武魂》和《当代武术家词典》。

  令树林崇文尚武,力求文武兼备。或者挥笔洒墨,寄情于花鸟,或者拉起二胡,放松心情。令树林在学武路上,不忘授艺与他人,拜他为师的弟子众多,不分男女老少,广收弟子、传道授业是他不懈的追求。

  “一人练能强身,全家练能强族,大家练能强国。”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春秋大刀,曾经在冷兵器年代,一度辉煌灿烂;如今,武山人再度推崇,它已是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非遗之于武山,各美其美;之于武术,美美与共。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大地湾 天水在线航拍|雪落凤凰山(四) 天水在线航拍|雪落凤凰山(三) 天水在线航拍|雪落凤凰山(二)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大地湾 天水在线航拍|雪落凤凰山(一)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大地湾 《人世间》正在央视一套热播,天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大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