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在线天水在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武山>>正文
武山县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暨民间工匠座谈会(图)
(2022/2/18 9:13:59)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打印本页

  2月17日,武山县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暨民间工匠座谈会。县委书记王新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德银、县政协主席庞明全围绕非遗传承保护提出意见建议,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丽霞主持会议,副县长李峰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民间工匠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通报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会议听取了非遗传承人、民间工匠代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传、传什么、传给谁”的意见建议,县委组织部、县文旅局等部门进行发言。

  各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非遗传承人、民间工匠代表参加会议。

  王新强指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是延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丰富群众生活、汇聚时代力量、服务经济发展、推进社会治理的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特别要重视解决经费支持短缺、时代媒体冲击、传承后继乏人、产业链条不全、研究挖掘不深、展演渠道狭窄、宣传引导不够、发展思路不清、文化层次较低、眼界格局较浅等十个方面问题,推动非遗传承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新强强调,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要做好八个方面工作。要深入思考,规划先行。相关部门、乡镇、传承人要认真思考各自工作,超前谋划,及时编制规划,用规划引领非遗传承保护。要胸怀大局,传承创新。非遗传承人胸怀要宽广,通过收徒传艺、依托乡村舞台等多种形式,将自身所掌握的精湛技艺无私地传承下去,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到后继有人。要打造品牌,提升价值。深入开展渭川文化挖掘整理行动,着力打造品牌,不断提升文化价值。要强化学习,凝聚内涵。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不断加强交流学习,一方面要在传承保护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对非遗项目进行创新,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内涵,推动形成更好发展格局。要加强支撑,搭建平台。县文旅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搭建各类演出、参展平台,为非遗传承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支持推动非遗传承发展。要创新思维,适应市场。紧盯市场需求,加工生产消费者青睐的产品,推动全县非遗更好的传承保护。要创新思维方式,丰富传统工艺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非遗传承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要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微信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非遗传承保护取得的成就,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展示非遗传承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不断提高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选树典型,表彰奖励。聚焦非遗传承保护,深入挖掘传承保护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及时表彰奖励,在全县树立标杆,发挥非遗传承人在专业领域、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示范表率作用。

  王新强要求,非遗传承人和民间工匠要着力在三个方面发力,促进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传承保护。在传承方面,要“思”。认真思考自己所传承的技艺全不全,如何传、传给谁,要做到清清楚楚。要“勤”。要勤奋练习自己所传承的技艺,做到常学常新,常练常新。要“精”。要对自己所传承的技艺精益求精,力求技艺(工艺)过硬。在创新方面,要“学”。要把自身传承的技艺与其他非物质文化相结合,持续加强学习,积极参与文旅部门组织的各项文化交流和研讨活动,不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要“创”。要树牢创新思维,大胆的创,大胆的干,不要墨守成规,勇于创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路子。要“育”。要积极培育非遗传承各类人才,推动非遗传承后继有人。在保护方面,要“争”。紧盯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导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非遗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集”。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集中资源优势,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非遗、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要“拓”。积极拓宽渠道,开发各类产品,让非遗更好的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

(新闻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马文洁)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女侠张含亮登上2022年央视元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雪落天水(组图 天水在线摄影报道:雪落净土寺(图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打卡清水县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朝圣伏羲庙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朝圣伏羲庙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朝圣伏羲庙 天水在线主播萌萌带你朝圣伏羲庙 天水在线短视频|雪落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