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12月30日讯(记者 郭永强 王正平 赵超 康正东)“各位观众中午好,我把杨河新村表一表。十九大,新时代,党的政策人人爱。新农村,发展快,文明新风要常在……”12月28日,武山县杨河镇杨河村文化馆里,村民正在排练自编自创的快板节目。自6月份村文化馆启用以来,村民茶余饭后有了休闲娱乐的地方,让大家的“精神食粮”味道十足。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今年,杨河村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把旧村阵地闲置的办公室利用起来,成立了文化馆,让爱好文体活动的群众有了活动场所。

“每天晚上7点人就都到场了,唱戏、宣传党的政策,有了这个平台人的生活充满阳光。”戏曲爱好者张武武介绍,文化馆成立后,村里的20多位戏曲爱好者第一时间申请了一间办公室,经过简单布置后,秦腔自乐班开始运行。平常大家除了过过戏瘾,还自编一些宣传党的政策的快板,晚上通过快手、抖音平台现场直播,歌者得到放松,听者得到娱乐。

相隔几个办公室,设置了一间书画室,这里是书画和象棋爱好者的“家”。农民书画家侯满红一有空就跑到这里画画。“现在群众对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高了,以前我们在家里画,现在办起了文化馆,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也搬到这儿学习书画,互相交流。”侯满红介绍说,把大家聚在一起,更有助于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我们创办杨河村文化活动室,主要目的是以文化人,凝聚力量,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引领全村人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杨河村党支部书记杨映应介绍,自文化馆启用以来,群众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善,晚上喝酒闲转的人少了,到文化馆“吃粮”的人越来越多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了,“现在大家的‘精神食粮’和干事创业劲十足”。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